似水年华乌镇:乌墙楼台烟雨中

标签:
黄磊乌镇似水年华浙江嘉兴江南古镇摄影大鹏烟雨江南 |
分类: 小桥流水---沪苏浙徽 |
图:似水年华乌镇:乌墙楼台烟雨中
图:似水年华乌镇:乌墙楼台烟雨中
知道乌镇是因为矛盾,在矛盾的文字里记述了这个千年古镇的奢华,也曾诉说了千年的孤独。
被现代人了解乌镇是因为电影《似水年华》,帅气的黄磊演绎了古镇的久远。
所以乌镇一直被矛盾着,一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又曾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一条世代流淌的水,在乌墙楼台烟雨中,显得是那么乌黑。
一条河,两边街,一个码头,成就了六千年的历史。
一个下午,来到了乌镇。
穿行在久远的石板路上,用心去触摸那些不经意的记忆深处,感受乌镇的历史奢华,也叹息曾经的兴衰。
社戏台依然存在,可没有了曾经的渴望,只剩下为应付旅游而存在。
乌镇的麦芽糖还是那么香,可织布机却成了合影的记忆。
小桥依然流水,却少了环保。
竹筏还在河中漂,却成来了摆设。
乌镇的酒依然醇香,却难以醉了。
这难道就是梦里的水乡—乌镇?
怎么没有了梦里的那份魂思梦绕的渴望了,是对她要求的太高,还是内心中无限的梦,梦里的思念。
这就是乌镇,一个真切的乌镇,六年来不曾改变,水还是那水,河还是那河,小桥流水不断,时光依然流逝着。
我是不是该用心去思考乌镇了,曾经的一切。
累了,休息一下,先去爱上乌镇,再去欣赏她。
当你换种思绪去体会乌镇的时候,你也许会爱上她,爱上那木筏飘摇的乌镇,那乌墙楼台烟雨中的乌镇。
在另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又来了,这次的到来不为别的,就为爱上乌镇。
清晨中,还没有那么多游客,一切显的很静悠,慢慢的游走在六年前的石板路上,思绪拉到了吴越,那个吴越边境的乌戍镇守之地,当年的繁华,当年的重地,似乎有更多的故事。
时代有点久远,久远的我们无从考察。
但这个的确存在的古镇,依然奢华,奢华的成了摄影的天堂。
乌篷船穿越在这条流淌几千年的古河道,依然不断。
乌墙虽然破旧了,但映衬出乌镇的乌黑,恰似一个时代的记忆。
社戏台每天还继续上演着,古镇的久远;织布机还保留着时代的信息;蜡染房还保留着乌镇的颜色;酿酒坊的酒还是那么醇香醉人;药房的中药还是为了治病救人;古老的民俗依然没有改变。
这就是乌镇,一个可以用心去体会的古镇。
这就是乌镇,一个第一次看没有感觉,却让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一次次的到来,为的就是在乌镇慢慢的走走,静静的品品,用心的感悟。
矛盾的乌镇,成了现实中的矛盾。
矛盾的故居成了乌镇的记号,这就是乌镇,一代文学巨匠的乌镇。
江南的很多古镇都是江南的商业巨贾的领地,而乌镇却是文学的土壤。
这就是乌镇的不同,一个可以用心去品的乌镇。
黄磊的“似水年华”永远的定格在乌镇的那个古书籍修补房里了,那破旧的藤椅依然摇曳着。
爱上了乌镇,留下了永远不醒的梦。
也许某一天,还会不由的走到乌镇,静静的住下,听听社戏,喝喝乌镇酒,吃一下麦芽糖,穿穿宏源泰的染蜡;读读矛盾的文字,在黄磊曾经呆过的古书修补房里回味一下老电影。
这就是一种心情。
图:织布机还保留着时代的信息
图:乌墙楼台烟雨中的乌镇
图:游走在六年前的石板路上,思绪拉到了吴越,那个吴越边境的乌戍镇守之地,当年的繁华,当年的重地,似乎有更多的故事
图:乌篷船摇曳的乌镇风情
图:乌镇的水依然流淌
图:清晨乌镇的静谧
图:药房的中药还是为了治病救人
图:游人如织的乌镇
图:古老的民俗依然没有改变
图:青石板的胡同依然生活着
图:蜡染依然营业着
图:乌篷船
图:胡同依然保持着生活
图:很喜欢这种青石板
图:黄磊的“似水年华”永远的定格在乌镇的那个古书籍修补房里了,那破旧的藤椅依然摇曳着
图:黄磊的“似水年华”永远的定格在乌镇的那个古书籍修补房里了
图:石板、小桥、乌墙、乌镇
图:墙的记忆
图:矛盾展览馆
图:矛盾笔名,看看那个和你重名
图:矛盾故居
图:社戏依然
图:乌墙楼台烟雨的乌镇
图:乌篷船诉说的记忆
图:喝喝乌镇酒依然醇香
图:青石板的记忆
图:小桥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