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2010-11-16 08:38:17)
标签:

振成楼

永定土楼

福建

河南

客家

客家人迁徙

客家源

龙岩

摄影

旅游

分类: 华南风情--粤湘赣闽鄂琼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在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的一个开阔的盆地,面向一条小河,一里平川,十里林涛,百倾荒原,四周的山岭犹如屏障,把北方的战乱隔挡千里之外.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静静地躺在大山深处,似乎一直在等待拓荒者的到来。现在,客家先民来到了这里,他们擦去脸上的泪水,泪水却不停的从眼中流出来,多少年的漂泊,多少年的渴望,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安身的土地了。

清除杂草和灌木,平整地面,然后用土块垒起土屋,这支流离失所的客家先民第一次有了安身之地,大山深处升起了一缕缕炊烟。。。。。。。。

这就是闽西南的崇山峻岭的客家先民。

客家人以客人身份闯入这片蛮夷而神奇的土地。他们在与当地土著不断的对峙、摩擦和交融中不断壮大,他们辛苦劳作,繁衍生息。他们辛勤的劳作,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一年又一年,安居乐业,人丁的兴旺,春华秋实,物阜年丰。族中长者开始思索,如何建立一个家园,使全族人更亲密地聚集在一起,既彰显中原望族的荣光,又能聚集全族人的精神,怎样才能会有这样的一个家园呢?

第一座土楼在山坳里建造起来了。。。。。。。

土楼追循着昔日如梦的豪宅大院的模式,就地取材,由红壤土掺上竹片、砂石、糯米粉汤、红糖、蛋清夯造而成,客家人的聪明与才智、传统与文化、精神与信仰全在里面了!

 

当你走进土楼,你首先感觉到的是一个巨大家族之城,然后才发现一个个独立的家。从某种意义上,土楼是一个扩大的家,又是一座缩小的城!

每一个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多数取自族谱的祖训,或者用祖宗的名字命名,用以励志、纪念、同时表达一种吉祥如意的心愿。楼门两边是一对对联,大都是楼名的藏头联,寓意深远!

现存土楼最早建立于唐代的769年,居今1200年历史;宋代和元代的土楼也很多,明代也不少,当然最多的还是清代康熙年间之20世纪70年代所建!距不完全统计,永定有将近20000座土楼。南靖有15000多座,平和、诏安、漳浦、华安等地各有百座土楼。

土楼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五风形,另外还有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同一种形状里又有不同的变化,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是它们却又有明显的共性!

在客家人的词汇中圆形土楼(又称圆寨)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圆楼大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一般高三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房,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十至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里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丝毫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可行汽车,底层墙厚1.5米可横卧人,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 .9米。沿圆形墙用木板分割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永定土楼在古代乃至建国前,始终是客家人自卫御敌的坚固楼堡。土楼的大门是用二、三十百厘米厚的杂木制的,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就是敌人逼到墙下也无可奈何。有的土楼用内外双层土筑成仅有1米余宽的夹道。夹道绕楼一周,外墙开窗,除可通风纳光外,便于狙击敌人,防卫自己。有些土楼在楼的最高处前方和左右方还设有了望台,登上了望台,楼外敌情一目了然。

永定土楼除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兽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为了防火,许多圆楼的外圈楼房分割成六分之一、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中间筑防火墙,使火不得蔓延,烧及全楼。又因圆楼每层房间都处在圆周的均等点上,没有死角,通风采光都比方楼好。由于土楼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振成楼、承启楼、遗经楼是永定土楼的代表。

 

远远看去,振成楼浑厚阔大,气势磅礴,人们总是亲呢叫它:土楼王子。

振成楼位于湖坑乡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按八卦形设计,每卦6间,一楼梯为一个单元。卦与卦之间筑防火墙,以拱门相通。振成楼的祖堂是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里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题字“里堂观型”。1986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曾与雍和宫、长城并列展出。引人瞩目,轰动一时。

走进振成楼,你可以看到门楣上有石刻的三个大字:振成楼,楼门联是:“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楼内有二十多对联,其中后堂有一副脍炙人口的长联:

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需努力;

成名远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永远的家园:客家永定土楼记忆(图)

图:拍自福建永定土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