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故事:楚布寺活佛转世与喇嘛众生相(56)

标签:
宗教楚布寺活佛伏藏西藏旅游大鹏墨脱旅途香巴 |
分类: 走进西域--陕甘宁青疆藏 |
活佛转世制度
楚布寺对整个藏传佛教和西藏文化做出的意义非凡的贡献,是年迈的第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在这里,把预言自己转世的信亲手交付给弟子卓衮德千,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西藏活佛转世制度。
公元1204年,当第二世噶玛巴噶玛巴西出世,并被认证为第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的转世之后,西藏活佛的转世制度便正式确立,并渐渐为藏传佛教的其它教派所采用。如今,已经连续十七世无有间断的沿袭转世,使噶玛噶举的法脉传承,得到了纯净无瑕的“黄金传承”之美誉。这表明每一位
转世而来的噶玛巴,都有着如同黄金念珠一般珍贵、纯粹、完美的证悟成就。
相关传说
“楚布”一名的意思众多,较为清晰和权威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楚布寺”即“飞来寺”之意,传说楚布寺是从印度飞来的。这个说法很近似杭州“飞来峰”,多少是民众信仰心态的神话化。另一种是《藏族文化大观》中所言:“相传创寺人都松钦巴路经此处时,认为这是一地块风水宝地,遂决定修建楚布寺’楚布’即富裕至极的意思。”第三种关于“楚布”的解释。
仲译(文书)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们苯教活佛将施有其法术的咒语深埋此地,成为苯教的“伏教”(指藏族苯教和佛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动劫难时隐慝起来,等到有再传条件时重新发掘出来的经典。伏藏一般分为经文伏藏和圣物伏藏两种)。后来,“伏藏”四溢成沟,所以这里便被子称为“楚布”,即“溢出成沟”的意思。
稀世文物
楚布寺珍藏着大量稀世文物,如十六世噶玛巴舍利子,十六世噶冯巴于1981年于国外圆寂后火化而得舍利子,其中-腿骨舍利子由珠本仁波切活佛带回楚布寺。该舍利子几年后自现四分之一厘米高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