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灵魂升起的地方—格桑:曾经桑耶寺铁棒喇嘛(七)

标签:
铁棒喇嘛大鹏珊瑚格桑桑耶寺藏传佛教拉萨旅游墨脱转经筒 |
分类: 走进西域--陕甘宁青疆藏 |
去拉萨的第二天联系上她,见面像老朋友一样,聊了生活态度,佛的信仰,对待生活的追求,在聊天的过程中她介绍了格桑。因为大鹏要去墨脱,希望格桑给大鹏一些祝福和祈祷,就这样认识了格桑。
在这个小店里,你会洋溢一种幸福感觉,一种满足的感觉,一种脱离世俗,纯净的让你无法拒绝的,格桑的打理使这个小店在拉萨独树一帜,来这里是一种享受,经历一种艺术和宗教的洗礼。
格桑就是8年前,他还是个身裹暗红色袈裟的喇嘛,在山南的桑耶寺里出家。他今年刚刚30岁,出家那年他13岁。2002年,26岁时,他还了俗。
当年出家,是他觉得邻居家的喇嘛穿得很好看,于是就认了那喇嘛作师傅,然后进了寺。格桑家有10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当喇嘛,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当喇嘛13年,到还俗时格桑做到了“铁棒喇嘛”的职位———寺庙法纪的维护者,相当于警察里的督察。当年的照片他还随身带着,给我们看时,当年也是一个法度威严相貌英俊的喇嘛。为什么要还俗?格桑的解释是觉得自己的修为无法再进一步,不好意思再被供养。
还俗以后,生存技能有限,“也就一天到晚拉拉电线,一个大男人,那可怎么活”,珊瑚居的台湾女老板李映蓉抢进来一句话。于是,他被李映蓉收留,外表精干的李总给他特意设计了这样的造型:长发长须,戴一副黑框平光眼镜,一身黑衣。女人看见格桑,都要和他合影,因为他很帅很酷。听说他以前是喇嘛,女人们就更要惊叫上一番。显然,格桑的到来给珊瑚居带来了不少生意。李映蓉说起格桑来有种大包大揽的神情,像是在说一个大男孩。
李映蓉信佛,从前在台湾时有朋友建议她到山南的桑耶寺看看,可能的话可以捐助一下寺庙。1997年,她出资帮助桑耶寺迁出了“文革”后一直住在寺内的33户居民,修了1080个转经筒,捐赠了一台吉普车。几年下来,她回忆,“总共给西藏的寺庙捐了三百多万元,也就和西藏结缘了”。当年格桑在桑耶寺里结拜了5位兄弟,现在有4人已经还俗。白马丹增现在也在珊瑚居的店里打更守夜,白天则去学画唐卡,每月能领到800元工资。另外两个兄弟,听说一个在当导游,另一个去做了厨师。格桑也有很久没见过他们了。
图九:格桑和珊瑚姐姐
就这样了解了格桑的生活状态,精神的富足,心灵的满足延续了他的幸福生活,听说他写了一手好字,去墨脱之前他给大鹏祈祷了,但因为时间关系没写成字,回来后专门给补上了大鹏的祝福。
部分资料摘自:青年时报作者:张海龙姜胜利 2006年7月21的专刊介绍格桑的资料
李映蓉的新浪博客:珊瑚姐姐的博客
格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