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河南之平顶山——三苏故里、汝瓷神韵、紫砂丹青

标签:
三苏紫砂汝瓷神韵沈诸梁平顶山厚重河南旅游叶公墨子宝丰 |
分类: 厚重华北--京冀鲁晋豫津 |
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左传》、《诗经》、《史记》等书皆有记载。
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阳县,县境有高阳山,县治在今高阳里。
平顶山境域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分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
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
唐朝诗人元结
南宋名将牛皋
明代医学家滑寿
清代文学家李绿园
近代农民起义领袖白朗
叶姓华人始祖、史称叶公的政治家沈诸梁都生长于此地。
世界刘姓华人祖地;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
旅游景点(内外八景):
内八景:平山叠翠,广场新辉,白龟望月,东湖晚钓,湛河春晓,应水渔歌,体育绿茵,
外八景:
石人红叶,香山塔影,温泉晓霁,叶墓紫烟,风穴钟声 ,苏坟夜雨 ,石漫澄波
历史景观:
千年古刹风穴寺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父子墓地--三苏坟
文明遐迩的香山寺
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海内外叶姓始祖--叶公沈诸梁墓地
明代成化年间奉沼赐建的户部尚书李敏讲学处--紫云书院
叶县明代县衙
自然景区:
“北国黄山”石人山(尧山):
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至此刘姓起源。春秋战国之际,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存有墨子故里遗址。
集雄、险、秀、奇于一体,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平湖、温泉、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以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石人、鸡冠石、白牛城、西蓬莱、伴仙居、白龙潭、三岔口、石扉玉章八大景区各具特色,凤凰台、仙人峰、九曲瀑、海龟石、青龙背、天书廊、包公奏本、金龟望月、猴子拜观音等风景名胜各显神奇,让人渴望一游,有“中原盆景”之称。
天池山风景区:
景区内奇峰突兀、气势壮观。入得天池,炎热盛夏如秋凉;身居天井,仰视只睹一线天;漫步天桥,飘飘胜似仙境
二郎山景区:
相传,二郎担山赶太阳行走至此,造就了尖山、平山、长岭等七座山峰,形成了今天的二郎山。有雄伟壮观的观景台,高耸如云的玉皇金殿,琼浆漫溢的龙王壁瀑布,幽雅静谧的忘忧谷及娱乐休闲的情人岛等。
画眉谷景区:
因有众多画眉鸟在此栖息繁衍而得名奇峰、怪石、清溪、碧潭、幽峡、秀瀑、石洞、湖面、云海、红叶、山花、野果、中药材、珍禽异兽,原始森林,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
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
建国后兴建的全国首座大型水库――石漫滩水库和石漫滩国际龙舟塞基地,园内山深林密、湖水荡漾、峰奇石怪、溶洞传仙、峭崖泻瀑、云海雾山、百鸟峥嵘,美不胜收,有“北国小江南”之誉。形成了以龙泉湖景区为轴心,以天池山、九头崖景区为两翼,汇二郎山、马鞍山、五峰山、螃背山、旗山、九洲等景区的四条游览线、十大景区、近千处景观。
特产:
中国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汝瓷:
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宝丰紫砂:紫砂陶能耐剧度冷热,不炸不裂,茶壶泡茶不失香味,夏天过夜不馊。
民俗村:宝丰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