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的香格里拉——色拉寺辩经(图)

标签:
色拉寺辩经藏语大乘和尚style香格里拉旅游 |
分类: 走进西域--陕甘宁青疆藏 |
2009年7月10日下午,因答应朋友给色拉寺的师傅送点香火钱,就打车去了拉萨的
色拉寺,到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正好赶上色拉寺的辩经仪式!
辩经是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
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最早源于赤松德
赞时期大乘和尚和噶玛拉锡拉的公开辩论。辩经为西藏三大寺佛学的最大特色,辩
经者由较优秀僧人担任,其方式各寺不同,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①
对辩。藏语称“作朗”。辩者二人,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
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无法问出。②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辩者无人数限
制,立宗人自立一说,待人辩驳,多坐于地上,只可回答不可反问;问难者称达赛
当堪,即“试问真意者”,不断提出问题,有时一人提问,有时数人提问,被提问者
无反问机会。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高声怪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
衣、来回踱步,也可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
凡当答者被问倒时,周围观看者会大声嘘倒台,辩者要除下黄帽,直至下次辩倒问
方时方能重新佩冠。我们常会见到有时在辩论时,世俗上的人会兜圈顾左右而言他,
令人忘了本来辩论的主题。在佛法辩论上,辩者则只可答「是」、「不是」或「不
定」三种可能之一,绝不可能以胡言应付过去,所以胜负结果是很明显的。即使对
不懂藏语的朋友而言,整个辩经过程也不枯燥。单单观看问者那种近乎电视节目中
饰演律师的演员那种咄咄逼人的声威及有如京剧「造手」般的辩经手势,已经令人
大开眼界了。
辩经结束后,在外面两个游客也学着辩经的模样辩了一次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