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陵边城征战记(4)印象秀山

(2006-11-14 14:49:04)
分类: 前沿随笔


黄思杰/文

    因有事耽搁,我没有其他同事那么幸运,只有一天的时间去感悟秀山。时至今日留在我印象中的,除了秀山人民的热情好客外,就是记忆深刻的三个"怪"。

    一怪,青山秀水浓烟绕。

   秀山素有"小成都"之称,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气候条件温润,非常适宜居住。

    县城位于平坝区,梅江河蜿蜒而过,东侧的凤凰山又是大自然赐予的森林氧吧,可算是理想中山青水秀人和的生态城区了。可再美的风景也架不住人为的破坏,无论是住宅的建造、工业的布局还是滨河景观的打造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规划,率性而为,城市建设显得盲目而杂乱。在县城南部的师范学校登楼远眺,青山绿水之中极不协调的夹杂着几根冒着浓烟的烟囱,询问建委的老主任方知是北部的热电厂和水泥厂,而且这样的水泥厂和锰矿、汞矿加工厂在秀山还有不少,由于布局混乱、设施落后,环境问题都比较突出,其中不少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想起大城市避之不及的钢筋水泥森林,哪里比得上这宁静安逸、生态优美的秀山城。然而,如不借助这次总体策划的契机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合理布局新的城市空间,这优美的生态又能保持多久呢?

    二怪,站场初用就嫌小。

    秀山远离周边的大都市,原有对外联系主要依赖两条国道和一条省道,同时受山区地理条件限制交通不畅,而新通车的渝怀铁路和即将开工的渝湘高速将极大地改变秀山的命运。

    秀山火车站则让我们看到了长期被压抑的客货流通需求究竟是多么强大。由于在设计时对未来工业和商贸发展预期考虑不足,导致货运的站场、仓储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周边六七个县对于农用物资、矿产品的中转需求。据统计,运行伊始的现实货运流量已20倍于设计时的货运流量,而客运量在试运行时就已爆满,11月正式运行以来也出现了需提前订票的盛况,这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想起这几天历经的崎岖山路,哪里比得上这三省通衢、充满活力的秀山道。试想这尚在形成的武陵山腹地的交通枢纽,不抓住时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不打造武陵山区物资集散平台,怕是要陷入过路经济的怪圈而浪费其便利!

    三怪,花灯偏往餐桌跑

    风情在秀山。武陵山区的神秘一半在于秀美的山水风光,一半在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而秀山的花灯又是土家族、苗族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花灯源于民族,蕴藏着生动、质朴、健康、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记忆和情感;花灯孕于历史,源远流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集歌、舞、戏、礼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又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和时代意义;花灯兴于民间,每逢佳节秀山人民跳起欢乐花灯来祈福求祥,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文化纽带。如今花灯业已面向市场,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2005年11月,秀山成功举办了"中国花灯·秀山论坛",唤起了全国对花灯的关注。还有公司打起生态餐饮大旗,利用原有民俗建筑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花灯寨",把大山、田野的乡土菜配上花灯的曲牌,将《黄杨扁担》、《四季相思》、《绣荷花》等移植到花灯寨的餐桌上,形成了以"秀山花灯"艺术为特点的旅游、饮食、品茶、娱乐一条龙的休闲场所,生意的火爆充分说明了秀山花灯具有广泛的文化产业价值。

    想起全国著名景点遍地开花、纯属雷同的所谓民俗风情园,哪里比得上这花灯祈福、土苗和谐的秀山情。试想这渝湘黔交界多民族混居的神奇之地,不及时抢救面临生存威胁的传统民俗文化,不花大力气打好花灯文化牌做大武陵文化产业牌,怕是要步入过度商业化的歧途而折损其价值啊!

    走马观秀山,印象总匆匆。想着这三怪,我心里期待着与秀山的再次美丽相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