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随笔-03-班加罗尔一瞥

(2006-10-25 22:15:26)
分类: 周游列国
王志纲/文
 
绿树红花,阳光灿烂,似觉到了昆明,但比昆明葱郁茂盛,如同到了海南,但又比海南凉爽宜人。这就是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海拔一千多米,全年平均温度25到30度,印度的骄傲,世称亚洲硅谷的班加罗尔就在这里。
 
世界级的IT公司多在此建立了生产研发基地,微软,GE,IBM、英特尔,新兴的软件园区有点像美国加州的硅谷。国际化色彩浓厚的跨国公司大楼或厂房一家连一家,不少还正处于建设中,但已经感觉得到其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都是软件企业,不同的是美国那边的公司建筑更像别墅,而整个园区更像一个郊野公园,而印度的软件园位于城乡结合部,园区大型国际化建筑的周围就是嘈杂脏乱的集市和贫民区。也难怪,前者是IT业的首脑,龙头之所在,而后者则是加工和服务的大本营,如同一座金字塔,美国是塔尖,而这里是塔基,共同分享和支撑着全球IT业。
 
班加罗尔IT业起始于八十年代,正好同中国南方的深圳同步,遗憾地是我们的开发多为随波逐流,以GDP为大,而人家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按当时甘地总理的话来说,就是:印度已表丧失了工业化的机会,再不能失掉信息革命的时代。持之以恒二十多年,终于打造成全球信息产业链的重镇。
 
班城最令人兴奋的亮点是发现了“华为”,虽然一晃而过,看其在众多大象中并不起眼,但仍然感到亲切,为他们能参加巨人的盛宴而感到骄傲。国际化的步子已经跨出,结合华为二十年契而不舍地着眼于全球的企业精神和骄人业绩,我深信,凭中国特殊的人才优势和文化底蕴,只要迈向国际的脚步不停,再过二十年,杀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最有战斗力的一定是华为这类出身草根的新型信息企业。
龙象之争已经初现端倪,到了班加罗尔方有更明显的感受。印度与中国都是人口大国,多少年来这一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和不利因素。而在信息时代,利大于弊,人多则势众,有可能成为两国同美传统财团角逐的法宝,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印度和中国一旦杀入全球经济主占场,人类历史上一次亘古未有的大颠覆,大洗牌恐怕就得开始了。由此引发的关天文化,历史,传统,价值观的争论,恐怕亦会由此展开,其影响之巨,绝不逊于500年的欧洲告别萌芽,走上世界前台的文艺复兴,亦不会逊于20世纪,美利坚的崛起所导致的世界大洗牌。
 
一座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四川盆地和印度次大陆的形成。新的经济喜马拉雅山正在崛起,伴随地壳运动的加剧,各种重构,磨擦乃至冲突难免,龙象之争亦然。关键是政治家们如何择善而行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