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王门悟道 |
段明/2004年2月26日
编注: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人的力量是成长的力量。”这句话在工作室深圳战略策划中心总经理段明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验证。10年前稀里糊涂闯进王门的小姑娘,10年后却成为率领一支团队纵横八方、策划神州的女师爷;10年前她甚至不知道王志纲是谁,10年后却能将王门秘笈运用得得心应手。其成长的秘诀相信对每一位渴望成长的朋友都会有所启迪。为此,特将段明在工作室2004年年会的演讲《工作室员工成长之道》的内容摘要,分上下两次刊发,望与博友们共享成长的快乐。
三、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1、良好的工作习惯。当日事当日毕,善于头脑风暴。我们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项目的突破和创新在现场解决,不要等到调研考察完了之后,把问题带回家,再开会说这个项目怎么办。前提是,有准备地前往现场,分析完所有的资料,找到重点和突破口,建立良好的工作流程,按照流程去推进;第二,现场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白天出去跑,晚上讨论,而不是说晚上去自由活动,现场就要拿出初步的想法。然后,带着这个初步的想法——就是我们所说的“顺瓜摸藤”的“瓜”再深入地去研究。因为现场不解决,回来后会发现资料不是缺这就是缺那,该研究的方向根本没有研究,或者提出的想法根本没办法验证。
2、合理的工作流程。在工作室做事情,提高效率一定要有合理的工作步骤。首先,要明确目的,即“顺瓜摸藤”,“瓜”一旦找准,“摸藤”就简单了;第二,迅速建立框架,然后,跟团队去讨论,不要在没有框架,主线不清晰的情况下大量去堆砌一些没用的资料,这样只会事倍功半;第三,丰富和完善已经形成系统的东西;第四,每个人在做完一件事后,都要善于去总结,善于去梳理,善于建立工作模式和框架。
四、如何做好项目总监
项目总监意味着对项目负有更直接、更重大的责任,要发挥自己的组织和统筹能力来推进项目。工作室的项目总监一是做好整合,二是带好团队,三是做强业务。
1、培养能力
综合能力:包括平衡和协调能力、整合能力。
专业能力:成为工作室业务方面的领军人物。
突击能力:能在最短时间内搭平台、出思想、出提案。
2、工作方式
抓流程设计:确保整个决策过程的科学性;
抓关键环节:确保项目大方向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善于用人:带好团队,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性。
3、
“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
王志纲工作室的项目总监既是业务带头人,又是“身体力行”的领跑者,所以要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
4、事业心
对待工作,不仅仅是高度的责任心,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在考虑自己的能力提高、团队的效率提高的同时,更要考虑客户的需求,为推动客户的发展不懈努力,使客户再上一个新台阶,将自己的成长与客户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如何同首席(王志纲老师)对接
王老师善于观察,勤于思,敏于行,对每个人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解力:王老师对工作要求经常是定性的方向性的描述,要善于理解任务的内涵和目的。
分解力:根据目的和要求,迅速找到完成工作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
执行力:在大方向既定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核心部份,以备“突然袭击”的检查。
2、工作方法
开好头(找准切入点)。作为战略机构的领头人,做任何事情明确目的性、找准切入点,工作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抓重点(集中70%的精力用于核心问题的解决)。
跟王老师对接时,重点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清晰,因为一件事情,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问题的细枝末节都讲清楚,也不可能让王老师将时间都花在琐碎的事情上面。在工作中也要突出重点,在深圳向王老师作报告的时候感受最深,报告经常被王老师批成一坛温吞水,一堆资料的大杂烩,看不出重点。重点突出是和王老师对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重结果:做一个领导者,看不到命令执行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每一个“得令者”应尽快把推进的结果及时反馈。
勤动笔:可能这跟王老师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关系,记得在去年深圳站作年度总结的时候,屈波说过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他说:一个人说什么其实很容易,但只有把它沉淀成文字后才能见真正的功夫。工作室就是经常寻求事物的规律,寻求内在的动因和要素,如果不勤动笔,怎么能够沉淀呢?王老师考核一个人时,非常注意从公司的网站上去搜索大家发布的一些东西,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去考量、去评估每一位员工。
3、工作心态
价值观一致:在首席身边三种人是呆不长的:第一种,“金钱至上”;第二种,“短跑运动员”;第三种“唯首席独尊”。
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反省自己:可能“老师”最容易发现“学生”的缺点,受到老师批评之后,别忘记检讨自己的不足。
不断成长:首席对身边的人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每个人都要“常变常新”,不断扬弃自己,才能跟上常变常新的“太阳”。
小结:跟着王老师的员工应是“三头六臂”的小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