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丙方观点 |
淮阳旅游也一直在搞,但一直上不去,其中的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具了解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多头管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而就许多旅游城市和地区的经验,如果要把旅游作为一个核心产业,光靠旅游局是管不好的。现在旅游实际上是一个大旅游的概念,不是一靠两个景点收收门票。它可能涉及到整个地区旅游资源的重新梳理、旅游规划的重新制定,包括环境的完善,主要景区项目的打造和提升,运营和经营模式的设计,管理和服务的强化,包括区域形象的整体包装和推广等等,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在旅游局的权限范围之内,因此工作很难推动。所以作为大旅游,应该是有一个类似旅游管理委员会的机构,甚至由县领导亲自牵头。不仅要调动和统筹全县的资源,还要能协调周口及周边的关系。
现在的中国有很多旅游城市,像杭州、黄山、武夷山、丽江,都有很多种做法,看哪种做法适合我们。比如具体经营方式,到底是实行通票制,还是单票。是否引进投资者经营管理,还是统一管理。但不管具体怎么做,首先要在一个总体的高度上来把握,要有一个总的思路和方向,一旦明确之后,要倾全县之力来推进。我认为至少要把龙湖好好梳妆打扮一番。龙湖这样大面积的湖在北方很珍贵,但在过去错误的发展观念下,今天添湖造田,明天添湖盖房,后天拦湖养鱼,把湖面搞得支离破碎,太可怕了。
现在全国的湖面都在重新恢复,有些还要人工造湖,近水为财。原来农耕文明的时候,粮食是最根本的,所以会出现添湖造田这种荒唐事。现在人们发现水面对于环境的珍贵,毁掉它就等于毁掉一个人的面容。时代变了,人们肚子吃饱了,就要消费和享受自然,消费文化。所以我说吃饱撑的人们才谈文化,文化才有价值。旅游也一样,只有吃饱了,有了剩余购买力,人们才有了旅游的需求和支撑旅游的经济实力。
在旅游休闲时代到来时,淮阳的龙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在普遍缺水的北方。比如白洋淀,在保定旁边原来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但是就像一个黄花闰女一样,刚刚十六七岁,今天被这个醉鬼强奸,明天被那个莽汉纠缠,已经被糟蹋了。由于城市缺少规划,老百姓基本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杂乱无章的建筑都建在湖边,把湖变成了下水马桶。
从位于湖边刚开发的商品房,看得出目前淮阳的房地产的发展水平和居住观念急待更新。
这里也曾是龙湖的一部分,但现在站在湖边全然感受不到烟波浩淼之势。如果湖面再这样被蚕食、被分割,中原第一大湖则不复存在。
现在量少一点,鱼虾还可以消化,但人再多一点,就成了一个污水池。像昆明现在的滇池一样,原来是500里滇池,奔来眼底的高原明珠,现在已经彻底被污染了,花了200亿还治理不好。西湖的污染也曾很严重,后来杭州市花了上千亿,把它跟钱塘江打通以后,才终于治理好。还有江苏的太湖,有一个环境学家,统计了一个数据,这些年搞乡镇企业创造的财富,都用于治理太湖的污染让太湖恢复原来的模样也不够。淮阳的这个湖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财富,一定要现在就开始好好保护它,对它进行清理疏浚,还其本来的面目。把龙湖的治理和恢复作为对全县人民的动员,让大家建立一种信心,举全县之力,对这块资源进行一个整合,把这个平台打造出来,让来的人都感到不虚此行,感到喜出望外,然后留恋忘返。到那个时候,我希望当地人都有生意,包括那些唱小曲的老太太,也可以有市场,那些唱豫剧的小姑娘们也有演出机会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淮阳老百姓的娱乐生活。太昊庙前,尤其是在庙会或农历初一或十五常有不少唱经的老年妇女打着经板,边唱边舞,称为“担经”只传女不传男。平日也可看到人们席地而坐,打坐颂经,经文多是一些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民俗歌谣,或者自编自唱,随口而出。
龙花会(摘自太昊伏羲陵庙庙堂经文)
石榴花开叶而翠,大家随个龙花会。龙花会上闹哄哄,师姐师妹认不清。五更桥头坐一夜,你唱佛来我念经。祭奠女娲、朝祖宗,拉拉扯扯到天明。原先咱都是一家人,念的都是一本经。
现在真正知道伏羲的人不多,一般的老百姓只会烧香叩头。如何开发这个人文资源,使得真正能够吸引人,怎么做好水文章,让人们亲水,敬水,爱水,戏水,而且能把伏羲文化和水结合起来。比如做一个八卦型的迷宫,结合百家姓。游客来了之后可以在迷宫中寻找自己的姓氏,使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既寻根问祖,同时也感到很愉快。这是一个很好的寻根教育。在找的过程中了解人文始祖伏羲,知道伏羲是怎么回事,他是怎么来到这地方,创造了姓氏。又创造了龙,中国人就被称为龙的子孙。这种教育是很生动的一种教育,中华文化的内涵包容在里面。使人们印象深刻。从而知道有个淮阳是寻根问祖的好地方。到时候每一个姓都来寻根,就可能带动当地的消费。
做大事要谋定而后动
现在的姓氏文化节是官办,官看。为了接待各种领导,开一次大会花费很多,但实际效果有限。这需要搅和,调动市场的力量。怎么规划,湖面包围的古城怎样完善,包括在商业上怎样强化。所谓的姓氏也罢,都要围绕着湖来做。我相信水都这个概念是下一步是淮阳的一个靓点。让大家知道,万姓同根,根在淮阳,来了以后认祖归宗才有价值。对旅游业来讲,落后反而是优势,因为工业没有发展,原始生态得以保护,水没有被污染。越不发达的地方,保护得越好,在未来越有优势。遗憾地是,淮阳八十年代就把古城给拆了。现在旅游需求旺盛,只是缺好的旅游产品。
旅游有三种形态,1、传统的观光旅游,效益有限,人们可能一生只来一次;2、休闲旅游,一年来个2-3次,一次3-5天。只有把水的文章做好,人们才可能来休闲;3、体验旅游,是下一步淮阳打造千年水都这个产业,大有文章可以做。把人文的东西和自然的东西结合起来,人们可以体验千年文化,跨越千年走廊。感到很愉快。
传统意义的旅游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要搞大旅游应该把淮阳的目标定在中国这个平台上,称出它的份量。然后长计划、短安排,去打造,升华它。一年出成果,两年见成效,三年成功。光有激情不行,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用三、五年的规划来安排,倒计时的方式来操作。不要想一口吃一个胖子,谋定而后动。一旦有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坚持三五年淮阳一定会有大的变化。
该公园创办于1957年,创办人王月惠的父亲王殿一曾经给大军阀吴佩孚当花工,吴倒台后又到南京总统府当花工,解放后他回到太昊陵西侧的王花园村。王月惠酷爱园林艺术,从小随父亲学艺,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独创各种花木造型。1957年他将自家院中的松柏造型移植到太昊陵,并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今天被海内外专家称为"天下奇观"的造型园。1986年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参观后题词:"淮阳独秀"。园内200多棵造型各异,松、柏、淮树,令人叫绝,是为有生命的绿色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