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现在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啊,昨天我见了银川的书记,他请我们吃饭,他对银川有一个很重要的定位,要把银川打造成为西北地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现在银川对于周边一些很有钱的人吸引力到底大不大?包括榆林、陕北这些地方。

张:那个到不大。我当初就给我们银川的这些头头说,银川地理条件非常优越,每天晚上看天气预报,你就会发现银川这一带的气候很舒服。银川这一个点可以辐射周围五百公里。这个地方,离呼和浩特五百公里,离兰州五百公里,离西安五百公里,除此之外,别的城市没这个优势。
我这个地方每年能够啊吸引三十多万人次游客,这里面其实多半是周边的。
王:在这里居家的也不少嘛?
张:它在油田发财了,跑到这里来买房子安家了嘛。
王:他们为什么不到西安去买呢?
张:唉,西安的确是比较脏,污染也比较重。宁夏的生态和环境要好得多。
上次一家大报的记者来挑拨我,要给陈建国来一杠子,陈建国不是说在银川要来个八车道嘛,人家还送给他一个外号,叫“陈八道”。正好中央不是在反对形象工程吗?这个记者就说,你看,张老师,你说,修这个八车道是不是一种形象工程?
我说,对形象工程也应该具体分析,那些劳民伤财不必要的东西你重复建设当然不行。可是银川不要说形象不好,干脆就没有形象。我把银川的城市格局叫做猫拉稀屎,又叫它狗吃羊肠子(指整个城市拉得太长、太散)。
王:这是宁夏土话?
张:对,宁夏土话。这么长一个城市,一共才不到一百万人。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就没有个形象。陈建国来了以后,一下子把五十里长街贯通了,就把一个城市的脊梁给打造出来了。这样银川才站得起来。
这个记者一听,有道理才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王:这个地方的生态系统不错啊?
张:因为它这面有个贺兰山,当时我一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说,这是一条龙脉,(用手指图)你到外面去看,从那个大门口一直看到贺兰山上,正对着贺兰山三千二百二十米的那个“卧龙抱”。这个地方叫做“卧龙怀珠”,所以中国很多好电影都从这里开始。
清朝在这里建了一个城堡,后来城堡被地震摧毁了。后来又在附近重建了一个城堡。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又建一个新城堡?它实际上是三条水绕着两座城堡,构成一幅太极图,当时就有一种说法,此地必出帝王将相。非常巧合的是,这里虽然没有出过帝王将相,却出了不少影后影帝。
王:中国这么多影城可能只有你这个影城赚钱?
张:唉,只有我这个影城赚钱。现在横店影城已经欠了2.8个亿了。
王:那很可怕的。
张:它也不可怕,账多不愁,反正国家也得养着它。你不养着它,它几万人怎么办?
王:中央电视台搞的影视城更是荒唐啊?可能也是亏损的。
张:更是荒唐!全亏损的。
插话人:无锡影视城也是亏损的,南海搞了一个,花了一两个亿,也是亏。
王:关键是没有根,没有魂,层次太低了,只是做形式,做建筑。现在来你这个地方拍电影的还是很多吗?
张:对,我现在拍电影我已经不收钱了,一分钱都不收,我还要倒贴。但可以签个约,我可以借势做些宣传。这样来的人就更多。
插话人:张主席这个是原生态,而且抓住了文化这个根。
张:我一开始就想,反正我还有十年时间上台阶吧,我就逐渐转型。
这十年当中你给我留下一个酒坊,我就要把中国整个造酒的工艺,全部展示出来;你给我留下一架纺织的织布机,我就要把中国古代从棉花一直到布的这个流程展现出来;你要给我留下一个招亲台,我就要把古代的整个婚俗婚礼全部复原,再现古代的一切。因为它越来越值钱了!我现在慢慢走也行,还有十年的功夫。
王:你是在熬一锅老汤,越熬越值钱,佐料太丰富了!
张:就是啊,别人不要的东西我都要。
王:你的锅做得好,汤底很厚实。这就是文化,别人找不着,看也看不见。
张:我的目标就是,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好!就这么样,让我们忘年比翼!
王:对!忘年比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