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前辈是我的偶像,因为我们都是海宁人,我一直以此为荣,小学时就开始看他的作品了,记得第一部看的小说是《雪山飞狐》,第一部拥有的小说是《鹿鼎记》,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去外地,为的就是买一套《碧血剑》,看到初三全部看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而后迷琼瑶,迷卫斯理,一直到现在迷蔡骏,迷李碧华,但金庸的小说还是放在床头,想起时,随手一翻,余香袅袅……
说实话,武侠我只喜欢金庸和古龙,喜欢金庸喜欢他的历史感和宏大的气势,喜欢古龙,喜欢他的人性描写,特别是《白玉老虎》,可是古龙的作品假如找我写成电视我一定接(可惜除了李惠民导演之前想拍《白玉老虎》外,从来没人找我写古龙剧),金庸的我就非常排斥了。
算一算从今天打电话找我改《越女剑》为止,我已经推掉了四部金庸戏了,朋友们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么排斥金庸剧,好些编剧一辈子不就等那么一出戏吗?可是我有我的理由,第一,金庸的东西架构太完整,假如照搬的话没有意义,谁写都一样,我又何必沦为打字员呢?假如自己发挥的话,一来发挥太大或者发挥不好被金庸迷骂,二来你都改了又何必冠金庸的名字呢?第二,金庸的大部头都是几线交织的,作为电视剧而言肯定要砍了再砍,如果是这样,又何必拍,看小说就好了,而真正喜欢金庸的人,我相信也不会喜欢看这些电视,而不了解金庸的人又怎能从电视上理解金庸的博大呢?第三,我只能承认我功利了,试问距今为止有没有一部金庸剧真正能涵盖金庸思想的?即使有收视率不错的,如《天龙八部》又有谁记得编剧是谁?写得好是金庸好,写得不好是编剧不好,吃力而不讨好,我不干。现在我写我自己的东西,至少好的坏的都是我的,就像《荆轲传奇》很多人都说我争一个名,结果电视收视率不好,我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是说真的,即使我早就知道收视率不好,我还是会争取自己的署名权,因为没有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他不好只能说你没有猜透观众的心,不能说他是个烂东西,对吧?
而我愿意改古龙是因为古龙的小说对白性强,文字描述少,故事架构比较单,比起金庸来,当电视剧改,这些弊病都没有,你看,《小李飞刀》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所以,我应该不会接任何金庸剧,我也很庆幸,《鹿鼎记》那会儿犹豫半天还是决定不接是对的,至少现在不会后悔,不会焦头烂额,但我依然会期待每一部金庸剧,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写的,然后一起去金庸论坛大放撅词,这也是一件痛快的事。
目前最想看的是,黄晓明版的神雕,看最好的朋友塑造杨过,有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