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上周五(9月3日)下午幼儿园全体新生家长会上,老师们声情并茂的汇报让乐妈感慨万端,特别是主抓教学质量的吴园长,看上去十分年轻,白净细致的肤色衬着粉色白领的T恤,架着一副细边镜框,温婉柔和的语调如阵阵细风拂面,结合大量在教学中运用的技巧和老师们自编歌谣的自然穿插和衔接,那份对宝宝们因爱而生的体贴,赢得家长们最热烈的掌声。虽然此前一直都知道老师的辛苦,由衷地感激她们为宝宝们所做的付出,但近两个小时的家长会后,可以说乐妈是心怀感恩的。乐乐是个思维活跃但有些敏感内向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打听周围同事和朋友的孩子在园生活情况,有的最长哭了一个多月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甚至有半途而废的,有的因不适应频频转园的,乐妈心里七上八下。但下面这组乐乐在幼儿园的数据却给了乐妈一颗定心丸:
- 9月1日(入园第一天,不太适应,哭得较厉害,但不影响作息时间。)
- 9月2日(入园第二天,接的时候已经看得出情绪好多了,笑着扑到妈妈怀里。)
- 9月3日(入园第三天,情形与前一天略同,老师评语又有进步。)
- 
9月6日(入园第四天,在家度过一个周末再送幼儿园,这是对宝宝情绪的一次考验,也是最容易出现反复的时候。乐乐只是在送园的时候哭了一小会儿。)
- 
9月7日(入园第五天,《宝宝情况我知道》的小册子上历史性的,各栏均给了好评!虽然情绪状况一栏表示较好【最高评价】的对勾上有一小点【送园的时候哼叽了一小下,另外午睡时小朋友哭声影响下又哭了一下】,但可以说乐乐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 9月8日(入园第六天,情况同前。)
- 9月9日(入园第七天,教师节前的一天,乐乐以几乎完美的表现提前献礼!!!算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  送园的时候一点也没哭!只是嘱咐外婆要妈妈早点去接他 送园的时候一点也没哭!只是嘱咐外婆要妈妈早点去接他 ,接园时听黄老师说,陆思行午睡时又是因“跟风”,哼哼了几下就睡了。) ,接园时听黄老师说,陆思行午睡时又是因“跟风”,哼哼了几下就睡了。)
   
所有这一切虽然有乐乐自身的努力,但和老师的悉心照料和真心爱护密不可分的,否则像网上近期广为流传的幼儿园老师打孩子的视频,在园的生活只能是孩子的梦魇,给孩子的人格发育带来负面影响,根本谈不上很好的适应。
   
虽然乐乐还只是幼儿园小小一班的一名新生,学龄尚未满月,即将来临的一连串超长假期加上乐妈很可能会因公离开宝贝长达十天的时间,这将是与乐乐最长的分离 ,种种这些对乐乐来说都会是新的挑战,但乐妈仍然骄傲地认为:乐乐的幼儿园生活已经渐入佳境。这期间有些好的经验也有许多的不足,并结合周五家长会后的一点感想,在此就“如何帮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话题做个简单的小结吧。
,种种这些对乐乐来说都会是新的挑战,但乐妈仍然骄傲地认为:乐乐的幼儿园生活已经渐入佳境。这期间有些好的经验也有许多的不足,并结合周五家长会后的一点感想,在此就“如何帮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话题做个简单的小结吧。
 
   
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质可能会对幼儿园生活适应的快慢造成影响,但个人认为这不是重要因素,必竟孩子天性是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儿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心底其实是排斥“与众不同”的,也就是说,幼儿园先天具备孩子喜欢的种种特质,如小朋友多、玩具多、能接触到很多新鲜有趣的事等等,只是由于孩子个体社会性发育有先有后,且社交技巧的欠缺,会让孩子面对别的孩子或陌生环境时无所适从而心生畏惧。
   
关于这点有个小例子:一次乐乐在楼下玩扭扭车,骑得正欢,一个年纪稍长的中东男孩拦在他面前,用手顶住小车,叽哩咕噜,乐妈虽然语言不通,但能从男孩的言语神态判断出他无恶意,而是想借扭扭车玩玩。乐妈想看看乐乐如何处理就没有介入,乐乐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那个男孩的两位兄长冲了过来,冲着乐乐又是叽哩咕噜一番,在两个人高马大的兄长“语言夹击”下,乐乐完全无法明白他们想要干什么,有点像受惊的小鸟,乐妈正准备走过去向乐乐解释他们的意途,年纪最长的兄长可能因为说了半天乐乐还不明白有些着急,用脚尖猛推了下扭扭车,意思说,“就是要借这个。”本就处于紧张状态的乐乐吓了一跳,大哭起来,那几个男孩还不罢休,乐妈不能再坐视连忙过去制止。乐乐本来还别扭着不肯回家,这会儿却像只可怜的小猫蜷在妈妈怀里,“妈妈,咱们回家吧。”妈妈向乐乐解释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他如果不喜欢可以别的小朋友的作法,就应该大声说出来,不知乐乐是否真的明白了,总之很快又振作起来,和比自己在五六岁的小哥哥玩儿得不亦乐乎。
   
吴园长在家长会上的开篇是,“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孩子的可塑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容低估,在于大人如何去引导。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爸爸妈妈们注意:
 
一、家长情绪和言行的控制
   
早上送园是件令不少家长头痛的事,园门口抱头痛哭的场面在开学的最初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在上演。看着宝贝儿满脸的泪光和无助伸出的小手,对爸爸妈妈的神经也是极大挑战。在这种混乱的场面下,面对宝贝期期艾艾的小脸,任何摆事实讲道理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该说的相信早就说过了,这个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转身,闪。孩子生就擅于捕捉父母情绪变化的本领,面露难色、犹豫不舍和一步三回头都会落在孩子的眼里,只会让哭声更加响亮更加经久不息。
   
接园时也不要对宝贝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照顾,一定要搂着抱着,好像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乐乐从第一天上幼儿园开始,每天放学都是自己一路走到停车的地方,只有在要过马路,车流多而杂的时候抱一下。
   
至于说到家长的言行举止,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种事常常发生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无论什么情况下,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不乖就送你去幼儿园、你再哭我就不来接你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些随口而出的话在大人看来也许不过是一时气愤或临时用来震摄而已,孩子却会信以为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父母送我去幼儿园是不是我不听话不要我了?!”在这种恐惧心的驱使下,又如何会喜欢上幼儿园呢?
   
记得入园后第一个周末,早起,乐乐问,“今天上不上幼儿园?”乐妈正准备高兴地告诉宝宝不用上时,忽然意识到这样说不妥,于是换成很沮丧的神情,“唉!今天上不了幼儿园了。”“为什么上不了幼儿园呢?”“老师带你们天天做游戏,玩了一个星期,太累了,再说她们也要回去照顾自己的宝宝呀。”乐乐认真地点点头。“老师带你们玩儿,照顾你们好不好?”“好!我最喜欢大辫子老师了。”“那我们让老师休息休息,周一再去上幼儿园好不好?”“好!” [这一招叫“请君入瓮”
[这一招叫“请君入瓮” ]
]
   
在送园的第一周里,乐乐知道要去幼儿园会搂着妈妈不放,“妈妈,我不要离开你!”妈妈会亲吻宝贝并告诉他,妈妈永远都会和他在一起,在学校时想妈妈了,闭上眼,妈妈就在宝贝的心里。
   
温馨小技巧:小小二班的老师给新入园的宝宝做了可爱的红嘴唇贴纸,早上妈妈送宝宝入园时亲吻那片红嘴唇,把带着妈妈温度的嘴唇留在宝宝的小胸口上,宝宝也因此特别珍爱这个红嘴唇,因为那是妈妈的爱。
 
二、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住的楼下有家幼儿园,每天早上十点左右就会在院子里做早操,吸引不少小朋友去看。乐乐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常常被带去观摩,并且从小就被灌输一个观念:只有表现好的宝宝才能上幼儿园,才能玩得到操场上五颜六色的玩具小屋和滑梯。因此,上幼儿园对乐乐来说是件快乐的事。
   
光单纯宣扬积极的一面还不够,因为小朋友确实会在最初的集体生活中遇到很多“烦心事”,比如如何交新朋友?想妈妈怎么办?等等,如果入园后的感觉和之前想法不同就会更加不适应。因此,家里有好些关于幼儿园生活的书:《汤姆上幼儿园》、《汤姆挨罚》、《我不害怕上幼儿园》等等,尤其是汤姆系列,完全是孩子的视角来讲述在幼儿园的生活和情绪变化,很细腻也很到位。汤姆想妈妈时就拿着妈妈的手娟,以及给哭泣的路路递手绢的环节特别温馨动人。
   
在上幼儿园前,乐妈根据书中这一情节和乐乐一遍遍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妈妈是那个因为想妈妈而在幼儿园哭个不停的路路,乐乐则是坚强勇敢的汤姆。“路路”接过“汤姆”的手娟时都会满脸惊讶地问“汤姆”:“你是第一天上幼儿园吗?”“嗯,是的。”“那你想妈妈吗?”“嗯,是的。”“啊?!那你居然都不哭,你太了不起了,真勇敢呀!你叫什么名字?我能和你成为好朋友吗?......”“我叫陆-思-行!”每次演到这儿,乐乐都被乐妈夸得晕晕乎乎,得意非凡,忘了自己应该叫“汤姆” 。对这一游戏乐乐很上瘾,不停地让乐妈“哭”,还要“大声点”。孩子是需要通过大人的夸奖和赞扬来达到自我肯定和认可的,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不断地告诉孩子他(她)很出色,让他(她)感受到你的爱,增添自信和力量。
。对这一游戏乐乐很上瘾,不停地让乐妈“哭”,还要“大声点”。孩子是需要通过大人的夸奖和赞扬来达到自我肯定和认可的,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不断地告诉孩子他(她)很出色,让他(她)感受到你的爱,增添自信和力量。
   
第一天上学前,乐乐要求乐妈放一块小手娟在他的小书包里 。
。
 
三、良好的作息习惯的养成
   
正如吴老师说,大人下班回家换鞋换衣服洗手,这一切再自然不过,甚至不用过脑,这就是习惯问题,当良好的作息及行为习惯一但养成,遵守就是一个自自然然的过程,不会形成约束,对身心都有好处。其实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对有些家长却很难做到,因为这也是对家长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时间观念提出要求。有些孩子随性随兴惯了,甚至曾有位同事在上幼儿园的小女孩不到晚上十二点都不睡觉,再一问,妈妈就是个夜猫子,不到一两点钟不睡,对孩子则采取“放养”,听之任之。可在幼儿园,老师面对这么多孩子,不可能为每个孩子定制作息时间和行为习惯,老师只会考虑如何做才是对宝宝的身心健康最有利的或最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当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要去改变它所付出的过程就会更漫长。
   
乐妈是很幸运的,外公外婆一辈子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时间观念可以精准到当时钟来用:什么时候应该吃什么、什么时候要歇中觉、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大便等等。乐妈自己也做得不错(允许我厚着脸皮自夸一下 ),在确保乐乐每晚按时上床睡觉方面尽力了,光是临睡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读故事和做固定的游戏,以及熄灯后的陪睡(直到睡着噢)就牺牲了本来不多的业余时间,往往等宝宝睡着,再收拾完屋子并洗漱完毕坐在电脑前准备写博,已经是十点甚至十点半以后的事了。也正是这些长期养成的良好的作息习惯让乐乐入园后不用做什么调整,平时也很少生病。
),在确保乐乐每晚按时上床睡觉方面尽力了,光是临睡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读故事和做固定的游戏,以及熄灯后的陪睡(直到睡着噢)就牺牲了本来不多的业余时间,往往等宝宝睡着,再收拾完屋子并洗漱完毕坐在电脑前准备写博,已经是十点甚至十点半以后的事了。也正是这些长期养成的良好的作息习惯让乐乐入园后不用做什么调整,平时也很少生病。
 
四、生活能力的培养
   
当我们几个大人面对一个孩子还手忙脚乱的情况下,想像一下一个老师平均面对五六个孩子的情景吧。老师必竟也是人,总有照顾不过来或偶尔疏漏的时候,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方面,乐妈有的做的不错有的做的不够。
 
 做得不足的地方:进餐情况:直到入园第五天,乐乐在这一项上才得到好评,而之前几天都要老师喂。
做得不足的地方:进餐情况:直到入园第五天,乐乐在这一项上才得到好评,而之前几天都要老师喂。
   
“孩子自己吃?!多慢呀,饭菜都冷了,也吃不饱呀,再说,洒得一身一地,还不够我收拾的呢。”这恐怕是好多家长的想法。乐妈在乐乐连续三天都是老师喂饭后决定彻底放手,9月4日开学后第一个周末起,乐乐在家的三餐饭都自己吃,并且定下几点原则:
- 离开饭桌不吃
- 大笑大哭不吃
- 过点不吃(即指吃饭时候不好好吃,两餐中间又喊饿,要加餐的情况。)
    庆幸的是,没有太废周章乐乐就顺利完成了过渡,看来不是宝宝做不到,而是家长是否相信宝宝能做到,舍不舍得放手。正如孙瑞雪说的一句话,“很多时候,‘不管’比‘管’更难。”我们太喜欢或习惯于越俎代庖、发号施令了。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宝宝已经具备自己吃饭的能力。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一岁的宝宝自己吃饭。 )
)
 
 做得较好的地方:孩子喜欢自己动手,保护这份热情十分重要。当乐乐有自己穿衣服穿鞋的愿望,就丢给他自己穿,两岁的孩子完全有这个能力。所以,乐乐在上幼儿园前就会自己穿衣服和鞋,只是穿袜子有点费劲。幼儿园老师在家长会上还提醒家长,给宝宝买衣服不能光图漂亮,还要安全和易脱易穿。特别是装饰过多小配饰的衣服、带着小纽扣、系带子和过紧的衣服都不适合宝宝。一来小配饰和纽扣有脱落被宝宝误食的危险,二来复杂的衣服也不利于宝宝自己学穿。乐乐上学的装束就是:圆领T恤(带领子怕中午睡觉不舒服)、松紧带的半长裤和一脚蹬的运动鞋。
做得较好的地方:孩子喜欢自己动手,保护这份热情十分重要。当乐乐有自己穿衣服穿鞋的愿望,就丢给他自己穿,两岁的孩子完全有这个能力。所以,乐乐在上幼儿园前就会自己穿衣服和鞋,只是穿袜子有点费劲。幼儿园老师在家长会上还提醒家长,给宝宝买衣服不能光图漂亮,还要安全和易脱易穿。特别是装饰过多小配饰的衣服、带着小纽扣、系带子和过紧的衣服都不适合宝宝。一来小配饰和纽扣有脱落被宝宝误食的危险,二来复杂的衣服也不利于宝宝自己学穿。乐乐上学的装束就是:圆领T恤(带领子怕中午睡觉不舒服)、松紧带的半长裤和一脚蹬的运动鞋。
 
 做得较好的地方:还有一个乐妈认为比较成功的是:之前乐乐都是妈妈一直在身边陪到睡着为止,但上幼儿园睡午觉怎么办呢?妈妈不可能总在身边相陪。于是,在入园前的两个月,乐妈开始训练乐乐独自睡觉,当然,为了夜里把尿和添被子方便,乐妈还是会和乐乐睡在一起,但那是在他睡着后。从头一两天,磨破嘴皮讲道理,到现在独自睡觉主动和妈妈说晚安,中间只用了一周不到的时间,乐妈为乐乐感到骄傲,也很有成就感。几样固定不变的小物件能让乐乐更安心,也让他找不到叫妈妈的理由:最心爱的水泥搅伴车、一块小手娟、一个水壶、插上小夜灯,旁边放个小痰盂。
做得较好的地方:还有一个乐妈认为比较成功的是:之前乐乐都是妈妈一直在身边陪到睡着为止,但上幼儿园睡午觉怎么办呢?妈妈不可能总在身边相陪。于是,在入园前的两个月,乐妈开始训练乐乐独自睡觉,当然,为了夜里把尿和添被子方便,乐妈还是会和乐乐睡在一起,但那是在他睡着后。从头一两天,磨破嘴皮讲道理,到现在独自睡觉主动和妈妈说晚安,中间只用了一周不到的时间,乐妈为乐乐感到骄傲,也很有成就感。几样固定不变的小物件能让乐乐更安心,也让他找不到叫妈妈的理由:最心爱的水泥搅伴车、一块小手娟、一个水壶、插上小夜灯,旁边放个小痰盂。
 
五、学会守纪律学会倾听
   
这其实是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为日后漫漫求学路埋下伏笔。乐乐在金宝贝上课时乐妈就有这样的感受,有的孩子特别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物,兴趣固然是一方面,但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听之任之不加以任何引导也是欠妥的,孩子需要学会专注于某一样事物而不轻易被打断。日常生活中最常犯的错误是,当孩子正专心做某件事情或认真在玩一个游戏,大人却熟视无睹,呼唤孩子这样,提醒孩子做那样,在不恰当的时候“嘘寒问暖”没完没了,殊不知这种随意打断孩子思路的做法既不尊重孩子(因为成人间如果看到别人手头有事是不会轻易打断的),更不利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如此漫长,借用家长会上幼儿园提出的三个“心”,就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付出爱心、耐心、精心,乐妈再加一个,要学会用心,让我们的爱更有质量。
 
   
最后在这里,要衷心地祝愿全天下所有富于爱心和耐心,为精心和用心教育下一代而辛勤工作着的老师们
 
教师节快乐!你们辛苦啦!

 
 
附:乐乐的作息时间表
6:30~6:45 起床
6:45~7:00 喝一瓶鲜奶(200ML装)【上幼儿园前,还要吃奶酪和果酱面包,现在在园里吃早餐】
7:00~7:20 大便
7:20 出发去幼儿园
【下面是在园时间表,除早餐有细微调整外,其他时间均和平时一样】
8:00~8:30 晨间喝水,早餐
8:30~9:10 活动区游戏
9:15~9:30 喝酸奶,喝水
9:30~10:30 户外游戏
10:15~10:30 喝水
10:30~11:20 教育活动、游戏
11:20~11:30 如厕、洗手
11:30~12:00 午餐
12:15~14:30 午睡
14:30~15:15 起床、吃午点
15:15~16:15 户外活动
16:15~16:40 教育活动、游戏
16:45~17:15 晚餐
17:30 离园
18:00 大人晚餐时,小馋猫会分到一些水果和葡萄干,不过有时也会和大人抢肉吃
18:30~20:00 室外活动或游泳
20:00~20:30 喝一杯奶(约150ML,奶粉冲调),去外公外婆家逛一小会儿
20:30 刷牙睡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