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了清理库存的活动,开启尘封的草稿箱,看到这篇写了个开头的博文,时间是2010年8月11日,这一放,就是一个夏去春又来,几乎跨越了四季。当宝贝用他纯真的爱一次深深感动妈妈时,乐妈决定续写完这个题目。

先闪回到去年夏天的傍晚,乐乐2岁7个月。母子俩在楼下健身区玩耍,骑在高高“铁马”背上的小家伙,撅起小嘴发出呜呜声扮火车头,妈妈寸步不离地守在旁边,始终拽着他一只袖子。“妈妈,你去玩吧!”乐乐指着身后的器械,学着大人的口吻给妈妈提建议,其实他是不想妈妈总揪着他一只袖子。乐妈当然不敢就这么去玩儿,铁马很高,下面都是石头路面,可不是闹着玩的。乐妈摇摇头,“我不玩。你玩吧。”乐乐很快接着说,“妈妈,你不用担心我,我不会掉下来的。”这平静的一句话着实令乐妈吃惊不小,不到三岁的宝宝居然能理解妈妈的这份心情,这一点已足令乐妈欣慰和感动。
自乐乐去上幼儿园后,乐妈总试图在临睡前和宝宝聊聊幼儿园的情况。某天,问起喜不喜欢幼儿园时,乐乐认真地点点头。顿了一小会儿,乐乐接着说,“妈妈,我在幼儿园特别特别想你!”“噢,妈妈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呢?”乐乐用小手按在胸口上说,“我的心一直怦怦跳!”乐妈大笑着把宝贝搂在怀里,心里暖洋洋的。又有一次,乐乐从幼儿园回来情绪有些低落,在家里有些胡闹,其实宝宝和大人一样,心里遇到不开心的,也需要发泄出来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为了不让乐乐自己受伤,同时家里的玻璃桌面和家俱也免受牵连,妈妈递给乐乐一个皮革包的玩具棒球棍,引导他敲击软沙发,既可以发泄积压心中的不满,又不会伤害自己。乐乐拿着棒球棍对着沙发发疯似的一通敲打,乏了便扔了棒子自顾自玩儿去了。晚上,妈妈借着睡前聊天时间问起乐乐在幼儿园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乐乐想了想歪着小脑袋说,“嗯......,我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想姥姥姥爷了,但我哪儿也去不了,只能跟着老师。”说完委屈地撅起了小嘴,“那你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吗?”乐乐默默点点头,轻声说,“喜欢!可我想你,妈妈。”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给了宝宝一个紧紧的拥抱和一个大大的吻。

乐乐是个非常善良的孩子,对家里每个人都很关心,对妈妈尤其维护,当有人“胆敢”和妈妈意见不一致时,小人儿都会跳出来毫无保留地声援,乐妈虽然心里十分感激,很有种从此有了靠山的得意感觉,但不免又平添一份为人父母责任重大的诚惶诚恐的心来。有时小朋友并不能完全分辨大人之间的玩笑和调侃,甚至有时无伤感情的辩论,乐乐往往会出现反应过激的现象,乐妈意识到在宝宝人格发育时期更要时时注意约束自己说话的方式方法,以免给乐乐造成误解或是传达了错误的信息,那可罪莫大焉。想起《非2》中说的人生是一种修行,育儿过程更要时时面壁思过。当小人儿把小手放在妈妈掌心的时候,那份依赖源自无比的信任,只有读懂宝贝的心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和厚爱。
已经不记得为什么生气了,只这生气时嘟起的小嘴在妈妈眼里亦都可爱无比
。

嘴里含着食物的时候永远是心情大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