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急疹病程护理杂谈生日蛋糕 |
分类: 乐言乐事 |
初露端倪(第一个24小时:14日晚21:30~15日傍晚)
自从有了乐宝贝儿后,乐妈晚上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一来是肩负哄宝贝儿睡觉的重任,再者上班后陪宝贝儿的时间本就少得可怜,临睡前的亲子时光是乐妈十分享受的。2009年1月14日晚是屈指可数的一次例外。公司年会颇为隆重,乐妈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自然不能缺席,好在BINGO游戏环节乐妈多少都有所斩获。拎着奖品回到家时已经九点多了。借着月光看着宝贝儿熟睡的小脸儿,忍不住亲一亲,当时就觉得有点烫,再探了探额头,乐妈心有点揪起来了。见宝贝儿睡得很香,测体温肯定会惊动他,问了哄宝贝儿睡觉的乐爸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于是安慰自己可能是房间里太热了吧,给宝贝儿松了松睡袋一夜倒也平安无事。
第二天早起时用耳温计量了量体温,由于宝贝儿在测体温时从不肯合作,小脑袋扭来拧去总是要设法从妈妈手里夺取政权,导致测了几次,次次度数都不一样,一次37.2度,其余几次都在36度多,这种情况乐妈会取最高值,也就是说宝贝儿有些低烧。除此之外宝贝儿没有打喷嚏、流鼻涕或咳嗽等通常受凉后第一时间会出现的状况。又仔细回忆了过去几天,宝贝儿起居饮食确实都无可挑剔,而且大便正常,精神也好。难道是幼儿急疹?之前宝贝儿只发过一次烧,属于接种麻疹疫苗后的反应。这次的烧可以说事前毫无征兆且有些莫名其妙,倒是符合幼儿急疹起病初期的描述。因为有了上次宝贝儿发烧的经验,加上乐妈平时还是比较注意通过各类渠道了解一些育儿知识(不好意思,此处有自我吹棒的嫌疑),知道如果是幼儿急疹并不会引发任何并发症,所以虽然担心却并没自乱阵角,决定先观察观察。
整个白天宝贝儿饮食没有变化,体温也只是在37度左右徘徊。
波状体温(第2个24小时:15日夜~16日傍晚)
晚上八点多喝完奶后照例打包(装在睡袋里)上床睡觉。摸了摸额头温度有明显上升趋势,乐妈心里打着小鼓。正睡得迷迷糊糊,感到宝贝儿吭吭唧唧在不断变换睡觉姿势。一看表才刚夜里11点多,乐妈努力试图让宝贝儿舒服一些,可无论搂着睡、平躺、趴着还是歪着,宝贝儿总像是不舒服,翻来覆去睡不安稳。乐妈本来是睏得眼睛都睁不开,可一探宝贝儿滚烫的额头便再无睡意,摇醒了乐爸。因为怕开灯影响宝贝儿,借着手机的微光测到体温已经飙升到38.5度,考虑到耳温计的误差,可能还会更高。降温是首要的,对于这么小的宝贝儿如果持续38.5以上的高热可能引发抽搐和惊厥。如何降温,是否吃退烧药的念头开始在乐妈脑中飞速旋转,最后还是勉强采纳了乐爸的建议:先用物理降温法试试看。可是很快发现小儿退热贴并不适用乐宝贝儿,因为宝贝儿喜欢趴着睡,而退热贴的粘性又不大,根本在宝贝儿额头上待不住,用手帮忙按住吧,宝贝儿很不满意地不断把乐妈的手拨开。眼见物理降温的方法不可行,还是给宝贝儿吃了1ml泰诺林退烧药。
吃了药的宝贝儿精神出奇的好,开始坐起来摆弄着小手自言自语,窗外远远传来汽车喇叭声,宝贝儿立刻好奇地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睁大双眼在黑乎乎的屋子里熠熠发光。“吃下去的是退烧药吗?”乐妈心里开始犯嘀咕。乐妈感到睡意阵阵袭来,身边的宝贝儿却没有要睡的样子,“可不可以安静点,不要说话?”乐妈问宝贝儿,宝贝儿笑嘻嘻的,但滚烫的额头仍然让乐妈对着宝贝儿的可爱的笑脸乐不出来。
大概三四点钟左右吧,宝贝儿终于睡了。早上醒来发现烧退下去了,这多少给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准备上班的乐妈一点安慰。
据说,整个白天宝贝儿温度还算稳定,37度左右,大便正常,奶也爱喝,辅食吃得不好,晚上那顿基本没吃。睡眠的严重不足导致宝贝儿情绪明显不如前一天,一改平时的活泼好动,总要抱着,明显哭闹增多,稍不如意就煞起鼻头很夸张地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而且平时白天都睡两觉的宝贝当天统共睡了不到1个小时,把照顾他的外婆和奶奶累得够呛,外婆本就没大好的腿瘸得更厉害了,几乎在拖着走。
傍晚六点多体温又开始上升。乐妈在网上看到中药退烧对宝贝儿伤害较小。想起上次儿研所开的柴胡正好没用完赶紧找出来。但很快又发现理论与实践怎么总是有距离。药太苦,味觉敏感的宝贝儿根本不肯吃,用喂药剂强行喂下去也没有用,一阵激烈的干呕后,连同胃里的残余物一起吐得干干净净,宝贝儿哭闹得更厉害了,对送到嘴边的一切东西都十分抵触,连带着甜甜草莓味道的泰诺林都费了半天劲才喂进去。正当情绪失控的宝贝儿让全家有些手足无措时,乐妈再次想到了音乐。Andrew Rieu悠扬的小提琴旋律如魔法棒里飞出的神奇力量,乐宝贝儿立刻安静下来,软软地枕在妈妈的肩头听得入了神,随着乐妈轻柔的晃动,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临睡前的那餐奶被跳过去了。
经过傍晚这一折腾,加上还在住院的外公电话里焦急地一再催促,乐妈对幼儿急疹的判断明显感到信心不足。咨询了一下有经验的悠悠妈妈,决定第二天早上还是去医院给宝贝儿验下血,至少排除其他炎症的可能性。儿研所自然是不会去的,上次的可怕经历让乐妈心有余悸,而且宝贝儿此时抵抗力最弱,本来幼儿急疹没什么大事,传染上其他的病可就亏大了。乐妈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美中宜和的电话。
等待与期盼(第3个24小时:16日夜~17日傍晚)
17日自凌晨起又被宝贝儿折腾个够,加之前两天晚上就没睡好,一大早和乐爸带宝贝儿赶去医院的路上,乐妈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提不起精神。
本来由于预约的晚教授已经没空档了,但护士考虑到宝贝儿的病情给我们加了个塞,因为根据经验第1个号都不会准点到。果然,我们是头一个。扎指血是免不了的,宝贝儿的哭声在见到满桌玩具的瞬间戛然而止,很快全情投入。护士阿姨们围上来“这不是挂历上的那个宝贝儿吗?”(做为08年在美中宜和出生的宝宝,乐宝贝儿有份在医院出的09年挂历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这里顺便向美中宜和表示感谢!)乐宝贝儿心情居然很好,一边玩一边还不忘时时回报护士阿姨甜甜的笑容。结果单出来了,教授为宝贝儿进行了全身检查:枕后淋巴肿大,咽部有些红。结果显示白细胞数比正常值低,初步诊断排除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幼儿急疹正是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听了乐妈的详细陈述,教授认为首先考虑是幼儿急疹,但要注意观察第3天或第4天是否会烧退出疹,待疹子全退后再去医院验次血,监测白细胞是否回升。得到专业人士的鉴定,乐妈到底觉得心安不少。
不知是不是听懂了教授的话,知道自己无大碍,回到家的宝贝儿延续了在医院的好心情,吃得虽一般但睡得可香,下午从四点一口气睡到六点,好歹让乐妈也能跟着趁机打个盹。只是盼望着,疹子,你快些出来吧!
对了,从下午开始宝贝儿出现轻微腹泻。拉了两次水便,量不多,可能因为辅食吃得很少没太多东西可拉吧。
终于出疹了(第4个24小时:17日夜~18日傍晚)
17日是个平安夜,早上一起来,烧完全退了。好兆头,简直有些迫不及待地扒开宝贝儿衣服看。哇!前心后背细嫩的皮肤上满是密密麻麻的红点。全家都欢呼了,排着队进来参观。宝贝儿一定特纳闷,“今儿这是怎么啦,早起也不着急给我穿衣服倒是个个都来掀我的衣服?”
一整天宝贝儿精神尚可,奶量正常,辅食仍吃得不多。这两天外婆都是给做的清淡的蔬菜粥。大便仍稀,但次数也就维持在两次。
出疹高峰期(第5个24小时:18日夜~19日傍晚)
本以为18日一天疹子出了这么多应该出全了,谁知夜里宝贝儿开始有些燥热不安的样子,白天发现疹子较前一天又发展了,不再是明显的颗粒状而是红通通的连成一片,并向脖子和下身处蔓延,感觉很痒,宝贝儿很不舒服,难怪夜里睡得不好。乐妈真替宝贝儿难过。盼望疹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生日前夕(第6个24小时:19日夜~20日傍晚)
对于宝贝儿来说,今天又是烦燥的一天。早起时脸上脖子里都是疹子不说,连脑袋顶上的头皮上都是,晚上乐妈回来时情况略有好转,脸上退下去一些,身上也淡了点,但头顶上仍是一片片。明天就是乐宝贝儿一周岁生日了,乐妈为宝贝儿祈祷,快把带着可爱笑容的白白嫩嫩的乐宝贝儿还给乐妈!从今后的每一天宝贝儿都能健康快乐!
今天要特别答谢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新朋老友,请留下您的祝福,带走宝贝儿的蛋糕!
- 幼儿急疹由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存在于成人的喉咙和唾液腺中,再传染给宝宝,潜伏期10-14天;
- 幼儿急疹是大多数2岁内宝宝必过的关口,妈妈们不用太过担心。得过一次,一般不会再得第二次。2岁内不得此病的宝宝以后也不会再得。
感染后:
- 多喝水,对于不肯喝水的宝宝多喝果汁(鲜榨的)也是一样的,促进排毒;
- 多睡觉,休息的好才能增强抵抗力;
- 出疹前宝宝会出现3~4天高热,当体温过38.5,要帮助宝宝退热,避免出现抽搐和惊厥;
- 要观察宝宝是否热退疹出以及是否出疹后3~4天能自然消退,这是区别于其他出疹类疾病的重点;
- 不要用抗生素,无需吊水,这些药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只是增加宝宝痛苦而已;
- 冬天出疹的宝宝尽量不要洗澡,如果宝宝出汗,可用温水轻轻擦拭,夏天出疹可适当给宝宝沐浴,这样能让宝宝睡眠好,但要小心受凉;
- 饮食视宝宝情况而定,如果胃口差不要勉强宝宝吃,加重肠胃负担;
- 通常幼儿急疹第3天开始有的宝宝会出现轻微腹泻,不用特别用药(给乐宝贝儿吃了点妈咪爱而已),辅食期的宝宝饮食尽量清淡些,奶粉可调制的稀一些;
- 出疹时期一般都不能外出,但幼儿急疹的宝宝在天气情况良好时到室外活动对出疹本身并没有什么影响。还是那句话,要注意不能受凉,因为此时宝宝的抵抗力相对要弱。
祝愿所有宝贝儿健康成长!
21号的重要说明:乐宝贝儿已经不出疹子啦!
恭贺乐宝贝儿身体康复!HAPPY BIRTH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