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南先生——知识人的标杆

标签:
生活文化 |
分类: 文化沙龙 |
九十四岁的学者,在讲堂上该是怎样的风采呢?鸡皮鹤发?声音沙哑?口齿不清?答非所问?语言散发着线装古籍的气味?
http://s11/mw690/001jVioTzy7ae779yMafa&690
我准时赶到青苑书店,二楼已经满座。贵宾席上一位学者与我相识,握手寒暄,正好边上有一空位,就招呼我坐了。在这个位子,看世南先生须眉历历可数,听声音清亮入耳。先生眼力很好,一张小纸写点提要,蝇头小字行列分明,却无须眼镜。先生只是略有重听,所以嗓门有点偏大。其声如古刹大木鱼,敲出来的法音,字字有力,不徐不疾。我置身前列,如享耳提面命。
世南先生,江西吉安人,1923年生,江西师范大学任教,著名文史学家。在其众多著作中,《清诗流派史》被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经典著作推出。学术界视之为清诗研究的九部经典著作之一。
世南先生是大海,我不敢妄说深浅,只能从海面摄取几朵浪花来表示我的敬意。
第一朵浪花:他主张治学重在打基础。坚持系统地阅读和背诵经典原著。他自小就养成读书好习惯,天天坚持不懈。他能背下《左传》,这不光要记忆力,更要的是恒心和毅力。他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每年除夕他在图书馆都要读到下午四点钟。这时图书馆只剩下馆长和他两个人。闭馆时间一到,世南先生起身,馆长才开始关门。正月初一清早,弟子拜年时,世南先生也都在图书馆。当下中国读书人已经很少了,更不要说这样认真读书的人。
http://s4/mw690/001jVioTzy7ae6Q1QhZ23&690
插曲:讲座互动时,有位年轻女生问世南先生:您读书之外的时间是怎样打发的?他听了,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略加停顿后,回答:我读书累了会散一阵步。散步时我并没有休息,我在思考当天所读的书,思考社会民生,思考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说到这里他激动地两手一摊说:我根本没有可供随便打发的时间呀!(此刻听众中爆发出掌声)九十四岁的人,委婉而准确地回答了小姑娘那个不够成熟的提问。
http://s16/mw690/001jVioTzy7ae8RaRfV2f&690
第二朵浪花:他谦虚务实。“要低调”是他挂在口上的话。他的代表作《清诗流派史》被学术界视为清诗研究的九大经典著作之一。当福建大学的郭丹教授这样介绍《清诗流派史》时,世南先生,从座中站起来声明:“没有这样重要!研究者中蒋寅将远远超过我。”自古文人相轻,而世南先生却这样谦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朵浪花:世南先生是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者。力主“不以学术徇利禄”。他认为,用利禄来对待学术,只会扼杀学术,而不会发展学术,并且必然产生学术腐败,必然出不了大师。他认为学术研究是他的生命价值。决不为了工资、职称等利禄去做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事。他应邀参加北大“知行合一”论坛时,作为VIP坐在主席台正中,左边是北大校长周其凤、右边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大教授乐黛云。世南先生自我介绍时说:“我是北师大启功先生说的‘高中生,副教授’。”为什么是副教授呢?因为他决不为了评职称、加工资而牺牲学术生命。当今中国学术界评定职称的条件是要每年在核心刊物上发几篇论文,发几本专著,要达到多少字数。在这种学术制度下,于是出现了拼凑论文,抄袭论文的种种丑闻。
世南先生坚持自己的座右铭:高尚的思想,平淡的生活。他奉劝知识分子,不要去追求浮名浮利,不要去弄虚作假,工资少一点,住房小一点,生活清苦一点没有什么关系!他认为有尊严的学人,要自觉保持清醒,在举世皆浊的环境中,有一点我独醒的意识。
第四朵浪花:世南先生有传统士人的入世情怀。
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史学者,世南先生没有一点书呆子气,他不是蛀书虫,他时刻关注社会民生,有着传统士人的入世情怀。在研究中国古文史的同时,还关注国外的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文章中还出现吴思、资中筠、吴敬琏、刘军宁、顾准、哈耶克这类名字。他虽然年过九十,但称得上是“年轻的思想者”。
愿世南先生如松之寿,如鹰之健。
http://s13/mw690/001jVioTzy7ae7135Tu1c&690
http://s7/mw690/001jVioTzy7ae9zfDM256&690
http://s7/mw690/001jVioTzy7ae9zwn5426&690
http://s13/mw690/001jVioTzy7ae9LXk9m0c&690
http://s9/mw690/001jVioTzy7aea9Ws5Od8&690
http://s6/mw690/001jVioTzy7aeaeCE7z6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