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东坡的三篇游记

(2013-08-04 20:03:2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学欣赏

 http://s7/mw690/48275a97gx6BAXSDxum26&690

    苏轼有三篇精短的游记很有意思。
       一、记承天寺夜游(写于湖北黄州)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记游松风亭(写于广东惠州)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
  三、儋耳夜书(写于海南儋州)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我提过,苏轼曾说自己“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认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是这三个地方的经历。本文所介绍的三篇游记分别来自这三个地方。他倒霉的时期是从黄州开始的。他因诗而倒霉,关到牢里,差点弄了死罪。放出后,下到湖北黄州,弄了个副职,是没有批公文权力的闲职。但是他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依旧饮酒赋诗游山玩水写文章,甚至有月亮的晚上也不放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连标点算才将近一百字,一千多年来唱响人间。总结这游记,除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种美妙如画的句子外,还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富有哲理的思辩。
  《记游松风亭》其实只写了一件很简单的事,他要登松风亭,半路又走累了,他本想登上亭再休息,但抬头看亭子还在高高的树林里,正愁有什么办法达到目的时,忽然想到,现在就地休息为什么不可以?由此一悟而浑身解脱,简直像脱钩之鱼一样自由了。这篇游记连沿途风景都没有写,就只写了这一点登山体会,也是富有哲理的思辨性文章。
  《儋耳夜书》也是写一次夜游,写景的文字不多,“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这次的体会是“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苏轼忽然悟到,人不能勉强自己,人不能苛求自己,要懂得随缘。人如果能达到取舍有度进退自如,我们的生活就会进入另一种境界。一些名牌大学发生博士跳楼的现象,就是没有悟到这点。过于执著就会压力过大,乃至脑子转不过弯来,婚恋上的悲剧往往也是由此而引发的。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这也是一篇思辨性的游记。
  我们写游记往往拘泥于写一路山光水色,事无巨细都不放过,而不敢像苏轼这样只取一点,悟出一片。苏轼的游记很能启发我们。好文章也不在于长短。
  这三篇原著的翻译和注解,在百度中都有,非常详细。有弄不懂原文意思的可以百度一下,我这里就不占篇幅去转载了。
  愿与网友们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