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祭天山上有个古老的苗寨
(2017-08-09 13:14:30)
祭天山上有个古老的苗寨
这里没有元阳梯田那旖旎的风光,这里没有红土地那诱人的色彩,也没有洱海的渔歌唱晚。但这里有尚未被金钱锈蚀的心灵,这里随处可见最纯朴善良的那些苗家人!以旅行者‘’审美‘’的视觉这里距离你的风景很远,以物质与金钱做为‘文明‘’’的视觉这里落在了世界的后面!这里因山高人少,居住分散而被时代无处不在的水泥油漆公路所忽略……
这样的感叹决不是我的杜撰,十一月十四曰我们走进了祭天山上的这个古老的苗寨。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对生态人文的钟爱,同样因为这里也是云南大学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云南省富民县东村镇芭蕉箐村。这个村庄五十一户人家,一百五十多口人,全部是苗族。
进入寨子后,由干村长不在村内,委托他的弟弟张学德,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传道员接待了我们。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食宿落实后巧遇了中央民族学院正在这里调研的裴子锐同学,她近几年曾数次走进这里,与寨子里的村民一起生活劳动,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就象这里的村民一样。在她的介绍与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苗家……

在途中面对这崎岖的山路,我在想这样的路,老年人有病送医院该有多困难?朋友告诉我,很多年令大的苗族老人认为,爪果熟了总要落地,人老了有病为什么要看呢?我惊愕了,因为这不象是一个普通山民的言辞,象是一个大哲学家的名言!
我叹服了,即便那些大哲学家,思想家能有几人面对‘’死亡‘’这个概念能做到无畏,又有几人能对抛弃追求享乐的皮囊做到不惧!
远远望去,那就是苗家人的黄土房。
进村后第一个看到的是六十五岁的张志明正在凉晒包谷
在这个村庄无论你走过谁家门前,听到的第一句话总是屋里坐吧,第二句话是在这吃饭吧……
老张问我来自那里,我说北方一个叫沈阳的地方。
我问老张去过北方吗?老张回答说,好多年前他去过一次昆明!
龙真美老人已近七十岁,仍在从事田间劳作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