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性格标签安全感外向排遣 | 分类: 情感路——心灵寻呼 | 
一个人的性格,半是天生,半是后天养成。甚至有的父母都给自己孩子贴标签“她不爱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习惯了封闭自己,以寻求一种躺倒得来的“安全感”。现实生活中,就算是一母所出的双胞胎,也常出现一个外向,一个内向,性格迥异。心理上的差异,是最玄妙,也最难平衡的。平素沉默内向的一个人,想让其突然之间就活泼起来是很困难的。由于不善言辞,内向之人心里想什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烦恼除了最熟悉、最理解、最亲近的人,受制于一般交情,无人知晓,无从揣摩。
我们是不是非要把每一个人,都锻炼成外向性格呢?也许,在社会交往中,外向性格的人比较讨巧,更受大众欢迎。即使遇到挫折,性格外向的人由于宣泄渠道较多,能够向身边人或者朋友敞开心扉,不至于憋出过于严重的心理问题。
但是,强行改造内向性情,则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闹与静是相对的,不一定说安静、内向就是不好的,有的时候,一个人僻世而居,寄情山水,静静地看看书,远离世俗的喧嚣,不亦乐乎?
沉默寡言的人,在遭遇情感挫折的时候,一般也是少言,独自舔舐伤口,或者在寂静无声的夜里暗自哭泣。也许,在某一个时间点,因为太当真,心里更痛吧,也许心里会有许多问号和不平衡吧,可是又有几个人真的会被憋坏呢?看书、独处、钓鱼、上网……也可以排遣心中压抑。
默不作声的一个人,也许走出一段情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需要更多自我和解才能走出伤痛和低谷。但一切的一切,终究还是会淡化,会过去的,这世上没有趟不过去的火焰山,没有越不过的黄河长江,总会越过山丘,与另一个时间段的自己会合。
不管你是阳光灿烂的那一个,还是默不作声的那一个,惟愿你年年月月做自己。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