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净化网络视听和谐轩然大波恶搞情感 |
看过 12月27日新闻联播的观众可能记得这么一幕,当节目播放到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时,面对记者和镜头,北京市一位13岁的小学生张殊凡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小姑娘的本意本来是呼唤网络和谐,没想到就“很黄很暴力”这五个字在全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日前,网络上关于张殊凡的视频、恶搞漫画、帖子已经泛滥成灾,闹得满“网”风雨,有网友戏称张殊凡“开创了2008年首句流行语”。粗粗浏览了一下网友的观点,有的以嘲笑和戏谑的口吻说:“只是俺很迷惑怎样能让同一个网页既黄又暴力?……现在门户网站不都是这样子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她怎么知道什么是黄和暴力?可怜的小女生,这个采访会影响她一生的。”这位网友说得不错,“很黄很暴力”这五个字已经实实在在影响到了这位13岁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说到这,忽然想起成龙在《警察故事》里指证犯罪嫌疑人的场景,庭审时辩护律师问他看到了车辆的哪一面?成龙答看到了整辆车,辩护律师直指他撒谎,因为视觉上不可能同时看到整辆车的全貌。而生活中,说话不经过大脑或者逻辑不严谨的情况谁都有过,一个13岁的小学生、小姑娘偶然说错一句话结果受到了全方位的打压,这说明网络的低俗性确实存在,网络上无聊的人确实挺多,张殊凡不过是位13岁的小学生,她懂什么?我想如果换作普通场合,这根本就没事儿,可就因为是新闻联播,所以才给她带来了无尽的非议和烦恼。唉,这么多人突然冒出来跟一个孩子较真儿、得理不饶人的有意思吗?我觉得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张殊凡的逻辑错误确实是诱因,但央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是节目审查不够严谨,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关于张殊凡和“很黄很暴力”这个段子还会有人去演绎,还会有人继续恶搞恶评,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可以止了。
(附: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昨天早晨九点左右我明明已经发了这篇文章,可到了晚上再看BLOG居然没有了,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所以今天再发一次,看究竟出了啥问题,难道这篇与证据、情色无关的文字还能给屏蔽了?要不就是BLOG系统又出问题了?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是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