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情感故事李香兰新娘山盟海誓把味 |
恼春风/我心因何恼春风/说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冻/雨点透射到/照片中/回头似是梦无法弹动/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虽未红……”听张学友的《李香兰》,对上世纪30年代那个富于传奇色彩的女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李香兰生长于乱世中的中国,却是地道的日本血统——中国对她有养育之恩,而日本国籍对于她又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她的心一生都处于矛盾之中。最典型的例子是1937年,李香兰以中国人的身份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一个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而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政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军,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当被问及“假如有日本军侵入北京,该怎么办”时,她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对于既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正如她在自传中写的,“我只能这样说” 。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弹,不管被哪一方打中,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1946年2月,李香兰接受战争审判,几被定为“汉奸”,幸亏关键时刻有日本户籍为证。她在日本侵华时期无意中充当了日本帝国主义文化入侵的工具,实是悲剧中的悲剧。李香兰一生对中国饱含深情,她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她说,她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她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题外话,重点在于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是李香兰的代表歌曲《恨不相逢未嫁时》,还有这个简单的句子里所透露出来的无限的惆怅、无奈、欲悔无力,先来看看这首老歌的歌词——冬夜里吹来一阵春风/心底死水起了波动/虽然那温暖片刻无踪/谁能忘却了失去的梦/你为我留下一篇春的诗/却叫我年年寂寞过春时/直到我做新娘的日子/才开始不提你的名字/可是命运偏好作弄/又使我们无意间相逢/我们只淡淡的招呼一声/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尽在不言中。
咀嚼着最后一句“可是命运偏好作弄/又使我们无意间相逢/我们只淡淡的招呼一声/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 尽在不言中”,心里感慨良多,一个痴情的女子多年后转身遇到曾经山盟海誓的男人,难免鼻子一酸,回顾自己已有家有子,那种痛楚和无奈怎堪回味?不要说在那个婚姻和爱情都无法自主的年代,就算放到现在恐怕也只能淡淡的招呼一声,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尽在不言中。
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话值得把味,它出自于唐代张籍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以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人心是相通的,人性是永恒的,爱情几千年的本质并无不同,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当你走进围城又遇到让你心动的人,责任和道德准绳牢牢勒着你的脖子,你除了长叹一口气,转过身去没眼泪又能如何?
下篇预告:甜蜜的回忆无法长期滋养一个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