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梁清标之《蕉林诗集》(原创)

(2012-04-15 18:41:39)
标签:

梁清标

蕉林书屋

蕉林诗集

杂谈

分类: 评论

 

 http://s11/middle/482611a3hbdb58b0436aa&690
                                                                                                 

      读梁清标之《蕉林诗集》

 

春风和煦,好事叩门,得获友人正定梁氏后裔梁新顺先生送我一部由他主编的新版梁清标《蕉林诗集》,意兴由生。

 

梁清标系正定人,虽已隔世,然作为乡亲,自是多了一份关注在。《蕉林诗集》乃其代表诗作,广博丰厚,久欲一读,只是未曾谋面,今得了却此愿。新版较于旧版,改以简体横排,书页左掀,加以标点,新以形制,更饰以尾花,插以美图,添了几多意趣。标点的添加,不仅一般读者读起来方便了许多,即是对于大学的文科生、研究生,也为他们省去了要自己句读的麻烦。

 

翻检内容,最先映入眼帘的自是关于作者的文字。欲知其作,先识其人,对于作品的理解会大有补益。

 

关于梁清标,多少有些了解,然在细细品读其生平事略之后,还是不由地生出几分惊叹:此公学养之厚、经纶之能、赏鉴之雅、品性之清,实在是堪称了得,卓卓然而立风标了。

 

其学养之厚,溯之其因,当说亦天分,亦勤奋。有载其“生而颖异,读书目数行俱下,搦管成文,飙发泉涌”,于斯可见一斑。其后,年十四,补诸生,继而领乡荐、成进士、授翰林事编修,皆是学而优则仕之佐证。至若藏书十数万卷,坐拥书城,孜孜不倦于昏晓,尤可一窥其中而知其究竟了。清代大学者翁方纲有颂,“项家蕉窗梁蕉林,图书之富甲古今”,由兹可以想见主人“枕藉六经、沉酣诸史”的光景了。

 

其经纶之能,可谓职之所任,莫不胜之。朝廷之上,六部之中,其所历任者,凡兵、礼、刑、户四部之尚书,任之则适之,起草明光,握符枢密,治教政令,明刑定赋,无其所不善,谓之全能大员足堪其誉。仕途之进,官至一品,得授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辅弼盛治,为国元臣,则足征其荣耀。而奉旨监修《明史》、《统一志》、《三朝国史》、《大清会典》者,高位而就于总裁,全编而操于一翰,尤见其所为倚重。

 

    其赏鉴之雅,搜求金石、书画、鼎彝之属名于海内,未有出其右者。 其藏品,自晋、唐、五代,迄于两宋、元、明,凡出名家之手,莫不尽意觅之。典藏之所涵容,积蓄充于梁栋,累累十数万卷。藏品之集,若陆机之《平复帖》、王羲之之《兰亭集序》、李白之《上阳台》、展子虔之《游春图》、闫立本之《步辇图》、顾闳中之《韩熙载夜宴图》者,名家手笔几无所遗。其所珍藏,无不鉴以真伪,赏以轩轾,举凡钤印“蕉林书屋”、“棠村品鉴”者,绝少赝品,多为稀世之珍。于今国内外之大博物馆,几尽有其旧藏。

 

其品性之清,一以贯之,贯之一生。书屋以蕉林为称,盖取其青翠舒卷自如,有林下风味,清清如之。主人清之为性,于天则清明,于地则清平,于气则清和,于境则清幽,于韵则清致,于品则清雅,清清以为名标,名副实矣。清之为屋,坐拥书城,席布其间,怡然累日,流览无遗于经史。清之为出,一几一砚,下帘匡坐,点笔挥洒,捷如风雨,本于学问,出以和平,雍容浑浩,姿仪百端,若诗词文赋,累累然书之弗尽。清之为谊,宾客绕席,笑语不废,援笔倚墨,吟啸唱和,“一时文儒盛簪绂,相过鉴赏追联翩”传为佳话。

 

作者素养如是,作品之品位自是可以想见。其诗词文章,无所不长,《蕉林诗集》不过只是他于文学天地笔耕墨耘的一道风景。

 

浏览形貌,揽其梗概,品味意涵,悟其神髓,《诗集》给人的感觉竟是“蕉林深深深几许”了。

 

其涵括,可谓之渊博。全集收录诗作两千余首,目之所录,从五言到七言,从古风到律绝,集成一十八卷,洋洋乎大观。题材所涉,或天下国家,庙堂馆阁,或风俗闾阎,黎庶江湖,或嘉会雅聚,吟啸唱和,或观风赏景,咏物怀人,覆盖括于朝野,汇集而若全书。迤逦读来,或庄以肃,或静以远,或广以博,或厚以深,大雅德音,风人闲逸,尽得一览于篇什之中了。因有赞曰,“志在天下国家,其诗必渊厚而广博。”“叱驭王尊能报国,汉家麟阁五云齐”,“丧乱饱经身既老,十年回首忆江关”,襟抱如是,诗以言志,信矣。

 

其气象,可谓之高华。其为咏者,襟抱之抒,诗品源于人品,高华一如其人。恒岳滹水,莽莽汤汤,得傍山川之胜以为其气。家学渊源,濡染熏陶,得承洪沛源流以为其脉。颖慧早达,累叶卿相,得凭瞻高瞩远以为其达。因得其诗品之境,雄于构而雅于唱,“高华矜贵而不佻,渊弘静毓而有本”,“卓然为最于天下”。气之为象,或郊庙登歌,或朝会宴飨,或应酬赠答,或宣郁达情,如之“一卧沧江岁月深,风雨南北共扶轮”,如之“一曲梅花关月小,孤云野烧塞云长”,如之“三更秋草侵银汉,一叶风梧落玉桥”,莫不高浑壮丽,气韵不输盛唐。读之者,如御东风,如登华阙,如观长虹之贯九天。

 

其风韵,可谓之清平。诗品清平,乃清平品性之所衍。其品清,以一己之身而历任司马、司寇、司农、宗伯之重,佐天子致治而无一私之藏。其性平,以故其诗“持之忠厚,发以和平”,“真善折衷而无所偏者”,“讽咏含中和,老成寓绰约”。品以清则行以端,勋勒鼎彝,名光史册,犹得从容如常,和其气,正其性,称德尽志,洁而不染,守而不移。因得诗章之出,清平优雅,穆如春风,海内之言诗者,得玉立一字一咏,莫不珍之。“杏雨停游屐”,“漫扫青萝径”,“乡梦藕花秋”,“折来瘦影寒”,迤逦读来,细细品去,直怕是读者也被濡染得入了情境,品也清了,性也平了,心也醉了。

 

其传绪,可谓之久远。所以为传,在言之有物,载其时于其章。挥翰所及,庙廷朝会,农野田歌,盛典礼仪,淑节庆喜,如之缩微百科,可以由之读历史,读地理,读风物,读世俗,读大千世界。所以为传,在咏之有情,或佐圣君辅尧舜之忠,或承祖泽绪德业之孝,或秉古韵振词章之雅,或居林泉话桑麻之俗,一歌一颂,一觞一咏,了无矫揉之伪,一坦丹忱之衷。其情也真,其道也善,其文也华,实“盛世之元音也”!大美如是,传之绪之而于久远,复奚疑哉!

 

好人好诗,当可一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