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土派鼻祖李东垣

(2009-12-11 06:51:11)
标签:

养生

补土

鼻祖

国医

金元大家

东垣老人

文化

分类: 文赋

 养生不可不知国医  不可不知补土  不可不知李东垣 

                          

                               补土派鼻祖李东垣  
                         

                                      补土派鼻祖李东垣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真定人也。公乃“补土派”之鼻祖,史称“金元四大家”之一,时人誉之国医神医之目。杲之一生,树就多多。彪炳于史者,其论也;普济于世者,其术也;救扶之持者,其德也;泽被于后者,其“补”也。有谓曰:辉煌如斯者,能几人欤。

                          

                                  论之真    养之训

  

    杲之业医,缘母之患为庸医所误也。闻易州张元素名誉燕赵,径往师之。苦修三年,尽得师道真传,遂悬壶于乡里。

 

    时逢战乱,岁呈饥馑,疫疾流布,多有不治而亡者。杲察之于象,析之于因,究之以理,悉知盖由饥饱无常,劬劳神伤,而罹脾胃之患。患之不救者,盖因识之不彻、术之不及也。杲遂潜心以研,躬身以行,援之于岐黄之说,开发于真灼之见,涉亦广矣,著亦丰矣。尤以脾胃之论,更倾一生之心血,凝践实之晶华,得成万世之圭臬。

 

    其论之要者三:

    一曰脾胃乃运化滋荣之本。人之所生者,全赖真元之气。真元之气,非胃气不能滋之。因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谓。

    二曰脾胃乃升降输布之枢。生之理者,效象天地。水谷之纳,运而化之,清阳自脾而升,浊阴由胃而降,更以精微输布于脏腑,行循于周身。因有脾胃为枢之谓。

    三曰脾胃为诸病论治之基。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不能充,百病之所由生。补之以脾胃,升之以真阳,百病之所由祛。因有脾胃为基之谓。

 

    斯论煌煌,灿于古复耀于今,历久而不失其采,实至义也。

                       

                                术之验    仙之灵

    

    补土之论,杲悉其心以立之,竭其力以行之。行之所循,矫寒泻之过,纠偏枉之失,而取温补之适。所以然者,温以升清阳,补以充真元也。清阳升之而浊阴降之,真元充之而邪淫祛之,以扶中正而协和得焉。

 

    杲多重甘温益气之性,以收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陷者举之之期。温补之取,杲以为则,亦以为术,断、量、理、度,无不确也。

 

    其断病,疳疡瘚痼,无其所难,望闻问切,如神之明。

    其量症,察虚辨实,析寒理热,忖分度寸,如戥之准。

    其理方,四性八法,因宜而宜,戥权分衡,如算之恰。

    其度势,慎之于前,察之于末,复之如初,如预之期。

 

    经所施治者,多一服而愈、如言而愈、愈而不复患者,百姓仰之为仙术。

                     

                                德之馨    医之魂

   

    杲之为医,非业也,乃德也。

 

    所以为学者,缘其母也,终为民也。资慨以千金,师投以千里,读专以卷帙,数度寒暑以求真传,非为果腹之计,实为民瘼之解也。

 

    所以为用者,医者之术也,仁者之心也。术之所施,医无类,莫分于远近亲疏,无别于尊卑贤愚,悉为病患之除也。当值疾疫流行,乃义然献方,揭贴告示,了无赀财之思,尽忧民之所忧。

 

    所以为传者,益于时也,泽于世也。所传者何,一者徒也,一者著也。其收徒,择之清者品也。其授徒,诲之严者正也。其资徒,恐其学业之不继也。其托徒,期之传承永续也。其所论著,函帙四十,苦心孤诣,亦为斯也。

 

                                 道之传    世之惠

 

    医之道,起于岐黄,继以鹊、佗、仲景、思邈,至于金元,而有门户之分,四大家之立。东垣者,其一也。

 

    东垣之道,承之于先贤,付之于践行,凝之于睿智,集之于大成,言人之所未言,及人之所未及,推陈出新,独擎一帜,而有温为宗之立,补为纲之张,脾胃之用之簇见,脾胃之论之辉煌。时颂之国医,世誉之大师,称不谬也,言无虚也。

 

    往逝今来,为医法于东垣者众,盛脉传续,高徒迭而出之。为生益于温补者广,秘籍传布,善名播于域中。其道扬扬,藏则慧于心,行则明于径。归原究本,生之道也,天之道也。循天道以行之,福者自福,寿者自寿,患者可康,羸者可强,实存续之恃,兴荣之凭也。

 

    然而如是,东垣有觑,当大慰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常山风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