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探庄》(转)
(2010-12-16 01:19:15)
标签:
杂谈 |
茹富兰:谈《石秀探庄》
昆曲《石秀探庄》在京剧中是一出开蒙戏。因为该剧比较全面地包括了唱、念、做、舞(打)四个部分,而且富有强烈的表演性,所以凡学武生或小生的,必须先学《探庄》,借以在表演上奠定初步基础。因此它又被称为基础戏。
我从学习《探庄》演《探庄》到现在教《探庄》,已有40余年。这里就谈谈我对石秀这一人物的理解和表演。
石秀不同于《蜈蚣岭》中的武松,也不同于《夜奔》中的林冲。武松是刚强勇猛,正直爽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正义而在所不惜;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中的教头,因遭受高俅陷害,杀死陆谦黑夜潜行,这是一种英雄落魄,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心情,应着重表现出他的悲愤情绪。
《探庄》中的石秀,是乔装成樵夫混进祝家庄侦察的。他的表演应该是精明、干练、机警、谨慎、心细而胆壮。因此他除了要具有深入虎穴的胆量,还须要有随机应变、见景生情的智慧。
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石秀的表演大致可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是从石秀出场“走边”到唱完[新水令]“好叫俺深入敌地”止。这一段要完全用武生的气魄、风格、功架去表演,以着重表现石秀的胆大
无畏和人庄以前的心情变化。如他在四句定场诗中的动作。念“箬笠芒鞋打扮巧”时,先指斗笠后指鞋,然后两手抱肩、扁担竖于怀内,虚点右脚向下点头,耘出:
“我这个樵夫扮得很巧妙,别人不会识破”的心意。念到“英雄自古负渔樵”时,右手横扁担、急蹁左腿、左手赞美式竖于胸前。随着“樵”字的拖音,微微摇转头
部,脸上泛出喜色。暗想到古代的许多英雄,不是曾经出自贫寒的渔民、樵夫吗?因而为自己乔装成樵夫感到喜悦。念到“凭俺斗大姜维胆”时,小趱步,两膀向外
圆撑,作了一个斗大的动作,随踏左步,由右向左涮腰,左拳高高升起,弓步一亮,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气魄。念到“龙潭虎穴走这遭”时,急向前扑身探海,接着变
成翻身射燕,然后右手横扁担,左拳升起,拇指向着斗笠跨抬左腿一亮。充分表达了他不惧艰险深入敌庄的决心。
在动作和舞蹈过程中,一般原则是手、眼、身、法、步紧密结合,但总的来说眼神必须为表演服务。不单纯是为舞蹈美而使用眼神。如当他念到
“扮作樵夫模样”时,眼睛不是看手,而是从右肩看到左膀,然后看到脚下,将全身寻视一遍。眼神这样使用的意义在于:一、从表演上来说,石秀检查一下自己樵
夫的装束是非常必要的;二、使观众视线随着他的眼睛集中注意到他的全身,知道他扮的是樵夫;三、这样不但没破坏舞蹈的美,而相反还照顾了表演艺术的真实,
使其更有说服力。
再如:当石秀发现自己虽已扮成樵夫,但扁担两端没柴禾,这是大漏洞,随着“这、这、这便怎么处”的独白,焦急地吸了一口气,向后倒退了几
步,眼睛不住左顾右盼,然后内转身,左手扁担舞了一个花,跳起后急落成弓箭步。亮了一个矮相,定睛望去。这个动作表现石秀在急切的巡视中。突然发现了什
么,而又立即果断地作出决定,有了主意。所以随着一声“呀”急转身子,道出“妙哇!看那旁有户人家,将门半掩半开,内面有柴买他几捆,混进庄去,有何不
可”的独白。而当念到“有何不可”时,右手撩起大带穗,轻轻地挥舞一个小花,抿着嘴从脸上的颧骨处洋溢出一种微笑,这个动作表现了石秀在思虑中,有把握地
肯定了自己的主意是不错的,所以不禁微笑了起来。
再如石秀复上时,空着的扁担两端,安放了两束很小的特制柴禾(道具),出场行不几步,就是一个小趱步,两脚成骑马式,左肩上的担子向下颠
颤了几下。表示出这担柴很有分量,作出与空着的扁担不同的感觉。当他唱完“好叫俺深入敌地”时,看看肩上的柴担,身上的衣着,感到自己俨然像个樵夫了,可
以混进庄去,便大声吆唤一声“卖柴”,从容而下。表现他坦然地向着祝家庄走去。
第二段表演,是从石秀进庄碰见杨林到见钟离老人以前止。在这段戏里,石秀虽然仍按武生的气度表演,但这时他已经进了祝家庄。作为一个侦察员,他 必须时刻谨慎,随时注意观察判断周围环境的变化。所以在这一段动作中,不独要表现石秀的英勇、果敢,还要表现出他的高度机警,以及敏锐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 力。
如杨林化装成魇魔道人,言语间被三儿看出漏洞,把他引进庄内捉拿。粗心的杨林非但没识破三儿预设的圈套,反以为自己回答得很巧妙,心情有
些得意,唱到“我应变随机,有何人识破我是真奸细”时,恰好此时石秀破门而人,一眼瞥见杨林,杨林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急欲开口与石秀说话,而细
心警惕的石秀,感到情况不妙,心里一惊,暗示杨林千万别理他。为了突出这段表演,石秀脸上的动作是急吸气、张嘴、瞪眼、摇头、然后将脸侧过杨林,向左瞟了
一眼,装作没瞧见,互不相识的样子;与此同时,右手隐在怀里微微摆动,暗示杨林“你快走,别理我”。因而唤起杨林的警惕,张着的嘴忙忙闭上,微微点头表示
已懂了石秀的意思。虽然这是没有一句话而又转瞬即逝的表演动作。如果不注意刻画,就不足以表现出石秀的机警灵活和杨林的粗心大意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
石秀在唱到“走巷串街”时的动作是:左肩扛着柴担,急向右偏身趋右步,眼睛向右一瞟,接着是向左偏身趋左步,向左瞟一眼。这个动作中,要表现出石秀进庄后,东张西望注意观察环境的心情。
在下面的念白中:“我进得庄来,看—”,跟着“看”字的拖音,眼睛要从左扫到右。说明石秀集中精力,把全庄巡视一遍,才得出“家家关门处
处闭户,并不曾提起冲锋打仗之事“的独白。面临着这种对侦察不利的境况,石秀皱起眉头,向两旁望了一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哎!”随着“哎!”字急向下
甩右手。这一小小的动作要表达出石秀的焦急、烦恼和矛盾的心理。他接受探庄命令时,并未料到祝家庄的环境是如此难侦察。如果完不成任务将如何回去见宋大
哥。所以下面用“哦,呵,枉了俺夸口饶舌,走空回有甚脸色”唱词抒发他的情绪。
当唱到“有甚脸色”时,蓦地向远处天边望了一眼。这一望非同一般,应像是已经燃着的灯光。因受了震荡,几乎要灭,但又立即放出更强烈的光芒一 样。因为石秀只顾发愁,盘桓半日没弄到一点情况,不觉现在已时近黄昏,这一眼看到日已落去,夜幕将要降临,心情愕然一惊。这一惊,是通过眼神的一亮来表达 的。这时石秀所以一惊,是进庄半天没碰上一个人影,就连一只猫狗都没遇见。天又要黑下来,他预感到这种情况极为不利,便立即决定“看天时不早,不免寻找旧 路而回,明日再来打听便了”。念到“寻找旧路而回”时,右手在腹下切动三掌,这时眼睛不是看手,手作手的动作,眼睛要向远处探索,从急切搜索的目光中,要 表现出他在焦急地寻路而回。
当他唱着“我且趁早回归,再作端的”时,走了一个反圆场,发现自己并没走出去,又回到了老地方。起初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路,急塌身向右一
望,再塌身向左一望,随后用右手搌搌双眼,才肯定自己是“走了半日,怎么还在此地”。虽然这个动作给观众的是背影,但却要表现出石秀积极识辨道路的心情。
石秀因“走了半日还在此地”开始深思,表现在面部中的动作是:先吸一口气,两眼向上看眉毛尖,然后耷拉眼皮,垂眼看鼻尖,眼睛眨动了两
下,似乎若有所得。随着“哦哦是了”的独白,利用后脑海向下干点头,使头上戴着的斗笠连连抖动起来。这表现了石秀在茫然地沉思中想到仿佛听人说过“祝家庄
道路难走,这进得来,出不去”又加以他身处在这寥寂无人、家家关门闭户的庄院,不闻鸡啼狗叫,不禁惊吓得打了个寒战,像是芒刺在背,立刻毛骨悚然,害怕起
来。
石秀在万分焦急无措之际,从近处一家院落里,传来有人呼喊的声音。石秀听到声音时,敏锐地吸气一惊,然后侧着身子,像把耳朵伸长了似的,
仔细地倾听。这里表现了石秀机警和对待事物变化的灵敏反应。在听的刹那间,要表现出他正在判断:如果即将碰到的是祝家军事人物,我将如何对策?当从声音中
分辨出对方是个老头,在呼唤他的儿子,断定不是机冢军。紧扣着的心才放下来,脸上现出快意。
第三段表演是从石秀见钟离老人到三儿回家后下场止;在这一段戏里,石秀要由武生变成小生的表演。因为他从老人的嘴里探听消息。老人一般都
喜欢年轻人有礼貌、老实、端正。石秀这时不过20余岁,为了侦察顺利,必须取得老人的欢心。所以借用小生的方法去表演是合理的。他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无知、
幼稚、一切都要老人告诉他,这种局面会给他“探庄”造成胜利的因素。假使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石秀装成老生的样子,抑或是显出“拼命三郎”的本来面貌,就
不合乎他这个侦察员的身份了。石秀在这段戏里的内心情绪,应该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实中有虚,虚中隐实,变化无常机警灵活。随机应变要形之于内,而在外
表上他要作出是个彬彬有礼而又老实勤快的青年樵夫。
如当钟离老人一面开开街门,一面发牢骚:“今日冲锋,明日打仗,连担柴薪都无处去买”时,石秀不觉暗自高兴。半天没一个人,现在出来一个
买柴的,正投合他的心意。于是便大喊一声“卖柴!”两手抱肩,虚点左步亮相。显出他是个老练的樵夫样子,引逗着老人的注意。当老人间“喂,樵哥,你那柴敢
是卖的么”时,石秀很尊敬地向老人作了一揖。然后才答:“公公敢是要买柴”。为了表示他对顾客的殷勤,把柴担挑进老人的院内,不是即刻放下担子,略带笑意
的眼睛向老人瞧了一下,像是要老人告诉他柴禾置于何处。结果按照老人的示意把柴禾担进后院(走向后台)。再出场时,他的神色显得比刚才轻松和有精神了。这
是因为:他一方面卸却了笨重的柴担,另一方面他摆脱了随时都有可能被人盘查的危险之地—大街。暂时找到落脚的地方,而且又是自己的主顾,紧张的心情趋向缓
和。为了再度表示他是个很有礼貌的青年,拂去身上的灰尘,随着“小可与公公拜揖”的念白,又毕恭毕敬地向老人深深地施了一礼。
由于他的殷勤、多礼,引起老人注意地盯他两眼。被这一看,石秀吸气一惊,他的心里立刻打起鼓来,盘算道:他这样盯着我,是否在哪儿见过
我?要被他看出破绽怎么办?接着作了背躬的身段,他正在筹策时,听到老人说:“看你不像此地人氏,亏你担柴来卖”时,紧张起伏的心,又恢复平静。立刻明白
老人这样盯着他,原因是从未见过他,但他又马上想出对策,随着一声“公公”脸上呈现出一付愁苦的可怜相,表示出他生活无着,卖柴无非为了糊口,借以取得老
人的同情。
当老人问“你既知卖柴,可晓得路径”时,石秀摇摇头佯装不知,其实他也真的不知道。心里在说:你赶紧告诉我吧,刚才我转了半天都出不去。老人说道“如此说来,你命休矣”时,石秀随着一声“啊”真的惊呆了。这一惊是想着刚才找不着路,实在危险。
老人介绍“我们这里叫作祝家庄,庄主祝朝奉……”一段戏时,石秀明知,却故作全然无知的傻相。而且装作听得很入神。老人讲到“还有个铁棒
教师名唤栾廷玉,此人凶勇得紧”时,石秀竟装作异常激动的神气。向老人问:“他便凶勇,难道胡乱害人不成了?”在这里他要抓住老人对祝家的不满,激发老人
说出祝家庄的一切情况。老人告诉他这里是军事地点,要走错了路被拿去,“便当做好细难分说”时,石秀心里骤然—惊,想着自己不知道路,将无法出庄。老人唱
到“要想逃生除非是肋生双翅”时,他的心情更是万分紧张了。但他抑制内心的惊恐,作出“可怜我落穷途无见识”,“卖柴薪为谋食”的神态,向老人苦口求救。
当老人答应他“今日就在老汉家中暂住一宵,明日早行”时,石秀又十分感激地拜揖,谢过老人。老人喊着“随我来”时,石秀尾随着老人走去。乘老人不介意时,
他急抽身向外作了一指。这一指要表示两种意思:一、要急于把听到的情况报告给即将攻打祝家庄的宋江;二、这些情况对同来探庄的粗心杨林很不利,所以担心他
的吉凶。
石秀再次出场时,是闻到急促的战鼓声和厮杀之声。他机警地跑出来,料到必是杨林闯了祸。欲开街门出去看个究竟,突然被老人止住。便向老人
问:“这是哪里喊杀之声?”老人答曰:“捉拿奸细……”他急想帮助杨林脱险,两手捶胸,急蹁右腿,向前一指,装作要出去帮助捉拿奸细的动作。老人提醒说
“你若出去岂不连你也当作奸细了”时,他吸气一惊,脸色苍白,现出可怕的神色。然后左手背躬,右手竖起拇指,暗暗称赞,如果不是老人的提醒,险些卤莽、冒
失。现在还没问明道路,出去不但救不了杨林,连自己的命也难保全。
由于石秀在老人面前表现得忠诚、老实、憨厚而有正义,又加以他苦苦地求救,老人终于把祝家庄盘陀路的秘密向他说破,可以救他一条活命。老
人开了街门,向他指着说“出得我家门往东走“时,石秀顺着老人指引的方向望去,仔细看了半天没看出什么。老人念道:“见了白杨树根再往右走,那一带俱是生
路了”时,他这才看得集中和入神,其内心独白是:莫怪我刚才绕了半天出不去,敢情没找着白杨树根的记号。这个情况是他探庄中很重要的收获。所以从心底里对
老人发出衷心的感激,于是再次向老人施礼拜谢。
随着三儿“咱们这儿出了梁山泊的奸细啦”一嚷。石秀机警地暗暗跑上,向着三儿一指,然后背躬。意思是:这人是谁?没见过。后来又侧转身子
倾听三儿和老人的谈话。当听到“来了个魇魔道人……把他拿住了”时,石秀转身一惊,双手摊掌,表示证实杨林已落到敌人手中。听着三儿醉言醉语地说:“红灯
为号,白翎为记”时,他注意打量了一下三儿头上插着的白翎。然后乘其不防,机智巧妙地盗取过来,插在自己的头上。急转身向内作了个背躬的亮相。表示他盗翎
后灵敏地闪躲在一个暗处。
第四段表演,从唱“火扎扎眉下急”起到剧终。在这一段戏里,石秀又恢复了本来面貌,仍用武生的功架表演。因为从剧情上讲,石秀已经无须再
隐蔽身份了。这时他不仅得到全部祝家庄的秘密情况,而且有了白翎。关键问题是得赶快把情报传送出去,免得宋江不明敌情,贸然进兵,给山寨造成损失。要着重
表现出他的勇敢、坚毅的气魄。由于他出庄心切,老人在阻止时,他很坦率地向老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在和祝家庄交锋时,由于他的英勇、坚定,终于以少胜多,从
庄里杀出一条生路,安稳地脱离险境。这出戏表彰了梁山好汉石秀英勇无畏,深入险境刺探敌情的事迹。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京剧和昆剧舞台上。
----------------------------
作者:茹富兰
昆曲《石秀探庄》在京剧中是一出开蒙戏。因为该剧比较全面地包括了唱、念、做、舞(打)四个部分,而且富有强烈的表演性,所以凡学武生或小生的,必须先学《探庄》,借以在表演上奠定初步基础。因此它又被称为基础戏。
石秀不同于《蜈蚣岭》中的武松,也不同于《夜奔》中的林冲。武松是刚强勇猛,正直爽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正义而在所不惜;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中的教头,因遭受高俅陷害,杀死陆谦黑夜潜行,这是一种英雄落魄,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心情,应着重表现出他的悲愤情绪。
《探庄》中的石秀,是乔装成樵夫混进祝家庄侦察的。他的表演应该是精明、干练、机警、谨慎、心细而胆壮。因此他除了要具有深入虎穴的胆量,还须要有随机应变、见景生情的智慧。
第二段表演,是从石秀进庄碰见杨林到见钟离老人以前止。在这段戏里,石秀虽然仍按武生的气度表演,但这时他已经进了祝家庄。作为一个侦察员,他 必须时刻谨慎,随时注意观察判断周围环境的变化。所以在这一段动作中,不独要表现石秀的英勇、果敢,还要表现出他的高度机警,以及敏锐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 力。
当唱到“有甚脸色”时,蓦地向远处天边望了一眼。这一望非同一般,应像是已经燃着的灯光。因受了震荡,几乎要灭,但又立即放出更强烈的光芒一 样。因为石秀只顾发愁,盘桓半日没弄到一点情况,不觉现在已时近黄昏,这一眼看到日已落去,夜幕将要降临,心情愕然一惊。这一惊,是通过眼神的一亮来表达 的。这时石秀所以一惊,是进庄半天没碰上一个人影,就连一只猫狗都没遇见。天又要黑下来,他预感到这种情况极为不利,便立即决定“看天时不早,不免寻找旧 路而回,明日再来打听便了”。念到“寻找旧路而回”时,右手在腹下切动三掌,这时眼睛不是看手,手作手的动作,眼睛要向远处探索,从急切搜索的目光中,要 表现出他在焦急地寻路而回。
----------------------------
作者:茹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