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满画的圆月亮》听课感受(一)
(2016-07-01 12:18:17)| 分类: 教学后记 |
教学反思(一)
一年组
课堂上,刘老师和颜悦色的面对孩子们的每一次交流。多么难能可贵呀!当学生们发言的时候,声音比较小,刘老师带着甜美的微笑对学生说:“你的声音很好听,还可以将声音更大一点,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声音。”有的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达到老师的理想状态,可是,老师不紧不慢,不疾不徐地看着学生。用自己的眼神给予学生鼓励。想到自己平时面对学生的狠言恶语地面对学生对课堂上的神态,估计是凶神恶煞的模样。
在教学的过程中,刘淳老师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课题提问。紧接着词语句子慢慢渗透,当学生在朗读词语的时候,即使出现了读音的失误,刘老师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读音的错误。我们在听课的老师都在为刘老师捏一把汗。如此这样关注每一个学生,如何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到底呢?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刘老师严谨的教学风格也影响了他的学生们。
二、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是第一课时,但是刘老师依然将重点放在词语的认读上,难点落实在句子的朗读中。在词语的朗读过程中,“伤心”和“伤心极了”两个词语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的时候,同学仅仅表现出的字音读准。估计是刘老师想为下一节课做铺垫,埋下伏笔。在此鼓励学生会给你想一想,自己在伤心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话呢?学生们在刘老师的启发下,他们再一次朗读“伤心”和“伤心极了”的时候,明显就感觉到语气变得低缓了许多。学习句子“熊先生高高举起一个……像一个圆圆的圆月亮。”的时候,刘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读准读通句子,而且还引导学生明白这个比喻句的作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刘老师的严谨和精细的教学风格中,真正受益地还是我们的学生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