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写字——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教学设计
(2014-08-28 22:05:16)分类: 经典教案 |
第十八课
教学目的:
1、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生平及他们的主要艺术成就,激发崇敬之情。
2、理解勤学苦练是成才必经之路的道理,激励自己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3、体会勤学苦练之中要经常开展自己的思考,有所领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勤学苦练是成才必经之路的道理,激励自己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教学难点:体会勤学苦练之中要经常开展自己的思考,有所领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展示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和《洛神赋(十三行)》。
师:欣赏完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作品,说说看这两幅作品与我们现代人的书写有哪些不同?(指名学生回答。)
2、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观察能力真不错,这两幅作品是现在这样的书法作品已经很少见了,而这两幅作品又因为是我们浙江历史上两位非常有名的书法家的作品,因此它们更加珍贵。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这两位书法家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故事,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
二、新授:
1、课件出示《十八缸水的“秘诀”》图片故事。
2、师:王献之在写完这十八缸水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3、师小结:王献之体会到只有不断的苦练,勤奋练字才能把字写好的道理。王羲之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家是因为他刻苦练习,坚持不懈的结果。
4、师:勤学苦练的道理是否只适用于书法家们呢?
学生讨论交流。
三、小结:
勤学苦练的道理显然不仅仅只适用于书法家们,任何一个人,不论他做什么,想要获得成功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见,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同学们能基本理解今天上课的内容了,希望课后同学们也能像今天所学的主人公王羲之和王献之一样,做到勤学苦练,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