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模块作业考核题
3
、为什么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讲求工作的艺术性”?请举出你在实践中成功的事例加以说明。
班主任能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教育诗篇,以自己的忠诚和执著维系着绵长的文化繁衍,以自己的希冀和神往描绘着斑斓的成长手记,以自己的理念和憧憬铸造着坚强的未来人杰……
——
摘自张万祥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工作的对象是有情感、有血肉的活生生的人。随着学生年龄、身体的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着。因此,班主任仅抓教学而忽视教育,是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的。在班级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和疏导。.
一、抓中间,促两头
“抓两头,带中间”,是班主任抓班级的科学工作方法。但“抓两头”收到效果后,整个教育过程还没有完成。因为“两头”总是少数,中间状态总是多数,只抓两头,忽视“中间”等于抓了少数,丢了多数;同时,对“中间”只靠个“带”字,还远远不够。只有在抓“两头”抓出成效后,借助“两头”对中间的影响力,再去认真抓一抓“中间”之后,再去促一促“两头”,才能更好地抓住多数。才能使抓“两头”的效果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确,我们班主任的精力往往对多数“中间型”的关注不够,因而,使得这些学生身上萌发的闪光点处于“自燃自灭”的状态,失去了有利的教育时机。这样,就要求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特长,去鼓励他们,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施展才能,充分表现自己,这样,他们就会成为班级中的一支不可低估的进步力量。
二、排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后进生不是生来就差。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不是去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们,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其实后进生心里深深隐藏着对平等和尊重更加强烈的要求。他们更希望老师和同学以及家长关心,理解和尊重自己。使他们不在有自卑感排除心理产生的障碍。因此,班主任老师就应在别人对后进生失去信和希望的时候,仍然要有满怀信心和希望,积极地去发现,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特长或某方面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扶值、表扬,使之发扬光大。信任、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一旦学生满怀信心地真正相信自己有做好功课才能的时候,就将会创造出超人预料的成绩。这时,后进生感到进步的喜悦,是一种比什么都强大的再激励因素。
三、巧妙地设小目标
对任何一个优秀的集体来说,都应该要有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离开“新的要求”,活跃的集体也将死水一潭;因此,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设一些小目标好!
我所说的“小目标”就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不跳就随便可以达到的目标,调动不起喜欢竞争的同学们的积极性。而要求太高的目标,即使目标好,也由于“够不着”而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在管理班级伊始,先从低一点要求开始,有布置,也有检查,严肃认真,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就会走向期望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还要一步比一步高,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严格,使学生们在一次次的努力中得到锻炼。
四、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现实工作中,个别老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容易违背这一原则,他们常常把好学生视如掌上明珠,百般爱护,对他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体谅”、“宽容”,甚至认为是“可爱的毛病”,而对后进生的缺点、错误,便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狠训,甚至语言粗俗,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有时,即使某位后进生做了好事,往往也认为是偶然的,对此不屑一顾。由于老师主观上的不公平,导致客观上的不公平,因此,造成的恶果只能是:好学生高傲自负,后进生破罐子破摔。针对这些,我主张对的所有学生都不偏不袒,一视同仁。有错误缺点,再好的学生也要批评;做了好事的后进生也要表扬。当然,公平原则不是很好掌握的,它更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取得学生、家长的认可。
五、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为别人奉献一片爱心
班内要人际关系良好,使每个学生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心情愉快,情绪高涨。班主任对学生要“爱如慈母”,同学们之间要亲如朋友。如:学生在上体育的时候,不下心摔伤了。刘希圆同学主动地带同学去看校医。她的主动让我看到了关心和帮助。于是,我特别成立了爱心救助站。她就是这站的站长。站长的职位轮流的。谁做得好,谁就可以做站长。从此以后,他们不仅会主动帮助受伤的同学,而且还掌握了一些自救的技巧。如:无论是摔伤,还是磕破了皮,他们就花费5角钱买一块冰来冰敷。很有效果。
以上即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浅见。其实教无定法,班主任工作的思路、方法也是千人千样的。只有摸准学生的心理,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才会有收获。
思考题
1、会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德)第斯多惠。结合本模块学习内容,联系自己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德国第斯多惠的这一句话,让我也想起了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这样的话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一次无论是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字眼,我的心中都会涌动出一股暖流,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了不起与责任的重大。
“工程师”,多么了不起的字眼。他可以建起高楼大厦,也可以架起过江大桥,跨海大桥,还可以铺设通向远方的柏油马路……我们教师也是工程师,虽然我们做不了那些坚固而巍峨的建筑,可是,我们去可以去做一件更伟大的事情——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
我个人认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开始做起。
一、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班主任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自信与快乐。陈思妤是我们班级最后才来的一个学生。因为是十二月出生的孩子,所以,年龄小,一度被学校拒绝。但是,由于家长的强烈要求,最后还是走进了我们102班。
可是,只从来到班上后,无论是从自理能力,还是学习习惯都相对来说要差很多。因此,墙壁上的红苹果明显就少其他同学许多。不开心,不快乐明显爬上了她稚嫩的小脸蛋。一次课间休息,我看到她独自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晒太阳,嘴唇在蠕动。脸上的表情让我体会到她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轻轻地走到她的旁边,随意地也坐了下来。我听到她居然在背《弟子规》,而且是使我还没有教的。于是,我顺手从备课本里拿出红苹果贴在她的脸上。微笑着说:“你如果把声音背大一点,我就在给你贴一个红苹果。”她的大声诵读,引来了许多的同学。从同学们的脸上,我看到了惊讶!从此以后,她就成了我们班上每天背诵《弟子规》的领读员。更可喜的是,在其他的方面,她也进步了许多。
二、班主任要有一颗童心
一年级的孩子们对待学校的课桌椅以及自己的学具不知道要爱惜。经常地看到破损的桌椅和学具。
有一次,我看用简单的说教没有都多大的作用,于是,我做出侧耳聆听状,说:“其实,我经常听见我们班的桌椅在向我哭诉‘熊老师,你们班有些同学总是用脚踩我,踩得我好疼好疼,你能帮帮我吗?’”话音刚落,那些正踩着桌椅的孩子小脸儿红了,立马做端正了。我顺势追问:“孩子们,你们听到过一些什么呢?”有的说:“我听过我的铅笔说话,它说它的小主人不爱惜它,总是用牙齿咬它,咬得好疼。”
我问:“那你准备怎样帮助小铅笔呢?”学生说:“小主人听到了铅笔的哭诉,一定会改正的。”……学生说了好多,我随机进行了教育。并说:“同学们,只要有爱心,你就能和周围的动物、植物进行交流。学生真的非常纯真,从那以后,铅笔上没牙印了;班上随意撕纸、乱扔现象少了;踩踏、摇晃桌椅的行为,几乎没有了……
三、班主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活泼独立的生命,有着千姿百态绝不重复的个性,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愉快地接纳我们,首要的是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宽容包容的心。
作为老师,我时常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因为,我不想让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就失去了心中许多美好的东西。我尽量不让自己成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岩,而是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多一份尊重和理解,我对我的学生实行的是温柔的征服。
有一次周末,我在布置语文功课时,竟意外听到一声长叹“这么多功课。”我惊诧地分析课业量,这跟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为何竟惹来一声长叹。于是我询问全班学生:“今天的语文作业多吗?你们应付不了吗?”话语中绝没有一丝愤怒,我不想给学生压力。大部
分学生都说不多。看来我布置的作业量并不为过。
事出有因,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我课后做了一个小调查,原来,四年级的孩子们也有许多在周末有任务——围棋、电子琴、舞蹈、英语、小记者、书法、画画、奥数、作文……在这样的结果面前,我的心痛了。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周末。我和学生商量——周末,我们没有作业。小小的他们,居然用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说:“怎么了?不高兴吗?”“高兴!”孩子们的脸,就像是三月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目无表情的神态,一下子就神采飞扬了。欢呼声可以掀翻屋顶。
尊重学生,赢得的是更大的尊重。理解学生的难处,体谅学生的辛苦,班主任就会轻而易举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