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人文 |
就连农村刚来上海不久的,都会在压抑和压力的势利眼群中不得不迅速学会穿职业装.当然,势利眼们仍然可以自豪的从其举手投足的愚顿中看出破绽.
上海的媒体就是这些小资们的聚居地,因此,上海的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都和其他地方划清界限.
BRUNCH,下午茶这些带着明显欧美情调的生活方式是时尚小资的身份证.和洋人打招呼,去港台人士集中的地方不要忘了批评一句:其实没钱的老外才会来中国,香港人都比较没文化,台耙子其实都很土,要知道现在真正有钱的是中国人呀,当然这些人大多是暴发户...一边小声窃语时一边也不会忘记和他们微笑着频频点头示意.
上海人已经不是以前的上海人了,以前的上海人已经随着城市发展而发配到了卫星城区去了,他们要挤地铁才能到市中心来缅怀上海的尊严和神圣.当然谁都清楚,每平米至少两万五以上的房子不得不让他们重新认同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当然新天地附近的房子都要在七万一平米以上的现实已经无人问津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子女去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里工作,或者学习以开放的心接纳比他们更有希望得到机会的外地人.
上海话也不经意间降格成了保守,落后和怀旧的象征.台式普通话第二,英语第一的无形语言歧视已是无形标准,众所周知.当然随着香港光环的退去,广东话已经不再时尚.
无论是来自海外还是内地的人,只要到了上海,都会迅速被上海元素所改造.功利社交,注重外型,势利爱情都是变本加厉的流行和普及.他们都自觉自己才是真正的够格的上海人.
那上海人的文化和感情在哪里呢?
家人,知心朋友,利益伙伴,以及奢侈品文化现象让大家学会在物质世界里不至于迷失自我,没了分寸.
夜上海仍然是魅惑的,政治变迁,移名变迁都不能改变她不变的底韵,宛如一个泰然接受曾经被强暴过的命运的女人,散发着女人另一种成熟的独特美丽.
上海BRUCH,你也想试试吗?
前一篇:无龄化的生活
后一篇:出席波士堂一周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