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动画漫画围棋少年李强美图 |
分类: 强动漫【吹-zone】休闲区 |
黑白世界,有血有泪、痛苦与快乐、智慧和意志。如果我们在剧本中真正能感受到每个棋手这种精神时,这部片子就算成功了。
江流儿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他生活在京城,不谙世事,整天幻想着当武林大侠并模仿大侠的穿着和动作,但他在这方面没有一点天赋,而在围棋方面却有着进惊人的想象力,他可以把黑白棋子的图形看成生动的画面,在加上他父亲(围棋高手)的影响,使他的小聪明和初级的围棋水平经常得手,人们认为他是围棋小神童。但不管怎么说他在棋盘前也确实有一种神奇气质。在通往学棋的道路上历经磨难,在与各种棋手对弈时感受到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感悟人生,最终到达了围棋的顶峰。
为了更好的把握这部片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整体构思。
(注) 技术要求:《围棋少年》是一部22分钟×26集的叙事情节片,整剧的动画张数应在8000——9000张左右,但第1、2、4、12、13集的动画张数应在1万2千张之内。分镜头按每集特点而定,基本上保持在350——400卡左右。
一、叙事
1、情节线
总体上讲本剧是属于单线情节,一切都围绕江流儿的成长经历展开,虽然在前两集中的神机大炮和后面黑木来中国挑战时左左木勾结雷凌云破害中国棋手有两条线索,也都是在局部的叙事单元里完成。(妖刀王惯穿全剧除起到解决神机大炮暗线的作用外更多的是调节节奏的作用)
如用符号来表示,A代表是江流儿的起点,B代表江流儿所追求的江湖英雄,C代表江流儿最终达到的目标(围棋大师)。全剧主要叙事核心是先从A到B发展,突然向C方向偏离,虽然中间发生游离但最终还是到达了C。我们把江流儿成长的(历程)线索分为五个大情节单元和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情节
1)江流儿随父下江南——遇到妖刀王——寄住凌云寺在藏经楼得棋谱——充当好汉大战花面狼——父亲被害为父报仇出走凌云寺踏上学棋之路。
2)与静宜轩的老国手刘南如有缘无份擦肩而过,被西金棋院的金威远收为徒弟从而搅在两者的冲突之间——金威远为扫清国手大赛上的障碍培养江流儿的凶狠无情——刘南如被迫与江流儿大战(不管结果如何金威远都要杀掉江流儿),江流儿虽败但心灵得到了震撼和纠正(江灵运、刘南如、金威远死去)
第一阶段里是江流儿成长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
a心态上耍小聪明、语言逻辑混乱、好惹事又怕事、不明事理。
b动作上胡来好动、张狂得意劲儿十足、经常摆架势。
c想象力丰富,对人对棋都是形象思维。
这一段落的核心叙事功能是江流儿想实现自己当大侠梦想逐渐偏离到成为一个棋手。
当遭遇战场、遇到妖刀王和自认为凌云寺就是少林寺时,情节好象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妖刀王被污陷、凌云寺的和尚根本就不会武功、尤其是他被关到藏经楼里被林心成的棋谱所吸引、打抱不平挑战花面狼,当武侠的条件逐渐消失,下棋的条件增加,使核心叙事功能有些偏离。
父亲被害,江流儿报仇未果,妖刀王告诉他只有下棋才能为父报仇,(实际上是妖刀王的激将法和老谋深算的圆德和尚深知江流儿的天赋鼓动他走围棋之路。在这里编剧要特别注意江流儿学棋的动机)江流儿被动走上学棋之路——,至使主题叙事功能彻底偏离到学棋上从棋艺上讲拜金威远为师成为江流儿从业余棋手走向专业棋手一个关键。在此之前江流儿只是靠灵气和运气,即使在藏经楼读了林心成的棋谱后下棋也是毫无章法的。不管金威远出于什么目的,江流儿从他身上学到了棋手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学会了冷酷无情和不择手段,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弯路。在金威远有目的性的放纵下(江流儿就像黑社会里的小老大,花面狼和铁头等在两旁伺候着,踏平所有棋馆)江流儿的虚荣心急速膨胀,激怒了老国手刘南如,这正中了金威远的下怀,由此引发了江流儿大战刘南如的对局,也使江流儿感受到了刘南如的人格魅力,江流儿突然清醒,心灵得到了洗礼。
不足:主题过早偏离后江流儿亦正亦谐的性格展开不够,为报仇而下棋的心态不强,再强化一些。(分镜时注意加强)
第二阶段主要情节
3)江流儿拿着刘南如的推荐信到东郭棋院隐姓埋名当了小火夫——郭逢春的大徒弟雷凌云和二徒弟潘国兴为争东郭棋院的掌门人参加国手大赛发生冲突——江流儿在帮助潘国兴与雷凌云对局时真实身份暴露,被迫闯荡江湖。
4)‘江南棋痴’李幕清大摆十日战百雄——江流儿结交了老乞丐(棋雄林心成)和小乞丐(当今第一国手方胜的女儿方白花女扮男装)建立了深厚友情,并与小乞丐结拜把兄弟——方百花现出女儿身离开江流儿。林心成(正因为江流儿受了林心成棋谱的影响和江流儿对围棋的想象力,林心成找到了接班人)带江流儿到深山峡谷中教授围棋的真谛,使江流儿在棋艺和对围棋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林心成死去。
这一段落核心功能是江流儿卧心尝胆苦学棋艺,准备参加来年的国手大赛为父报仇。但东郭棋院的事变,与小乞丐情感纠葛的失落中使他失去了目标,主题在游离。
显然在这一阶段里江流儿是快乐并痛苦着,为人处世上也相对成熟,但他毕竟是个孩子,遇到小乞丐后那种天真顽皮又显现出来,他需要亲情和友情。此时他早已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仇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被少年的那种见异思迁现实满足感所淡化,这才是真实的毫不装饰的江流儿。正因为如此,他在失去友谊时比失去父亲时更痛苦,因为他真正享受到了友爱。
第二阶段江流儿成长的特点:善于思考、多愁善感、或悲或喜真实感人。动作上常常是放得开又突然能收得住,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分镜时注意把握江流儿内心矛盾,能够让人大喜大悲欲哭无泪)
第三阶段主要情节
5)日本围棋神童黑木战胜所有棋手到中国挑战——福王主持国手大赛开始,新旧冤家搅在一起——方百花和福王的出现使江流儿的情绪受到影响并进入低谷而提前出局——江流儿与黑木遭遇后相互钦佩,江流儿回凌云寺——左左木与雷凌云勾结利用黑木把中国棋坛搞的一片昏暗——江流儿重返棋坛与黑木对局,(神机大炮也有了了结)两位少男惺惺相惜,江流儿用中国的大义和围棋精神战胜了黑木成为真正的英雄。
主要叙事核心:
因为外界原因江流儿在国手大赛中被淘汰,第二个目标(报仇)未实现。江流儿回凌云寺反思,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所追求是错误的,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此,也许人生就像围棋一样是相对的,变化的,不在一朝一时一得一失,他终于悟到了并到达了成功的彼岸,这也是这部戏的主题。
第三阶段成长的特点:江流儿变得沉默、坚定、申明大义。
形体特点:斯文平静,浑身散发着大师气质。
2、叙事风格
《围棋少年》是一部传奇性(剧情)动画片,里面包涵‘侠’、俗、情叙事元素,我们将采用评书式的叙事风格,也就是‘惊堂木’、‘搅浑水’、‘大煽情’,再用叙事者的身份加以旁白贯穿全剧,使故事即清晰通俗又具有文学分量,给人新颖的感觉。每一集的结尾都要给观众设计一个戏扣,且听下回分解。
首先做到要把故事讲清楚,人物鲜明拉得开,在这一基础上要把握中国人的侠者风范,棋手的一种精神,也可以说是围棋精神 ,这是全剧的气质。
侠气:棋手的坐姿,下棋风格,语言风格,这都取决于主要棋手对待围棋的态度。其实围棋对弈本身就是最能体现侠气的,尽量不要滥用形象化的思维来图解围棋的紧张气势如;战场、洪水、火山简单表面化处理。如果要用也要有一套完整的设计,有悬置,有过程,有高潮,如一座雪山要塌崩之前的危险过程是一步一步的,让观众感受到紧张,要有悬置,至于塌没塌要随着棋局的变化而发生的戏剧性转折的而定的。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与棋局毫无关系的画面反复出现,如:一只蜘蛛耐心地编织着蜘蛛网,或一个知鸟焦躁不安地鸣叫着,这些画面反复出现给观众一种暗示。但最能表现围棋气势的是用声音来塑造;安静的场面里大家屏住呼吸,只听得到落子的声音,突然响起大气的音乐渲染棋手的内心紧张是本剧常用的手段。建议分镜人员在处理对局的情节时听着交响乐画分镜,为声音留空间。(参考《棋魂》里的对局场面)
通俗好看:用情节推动人物,带动围棋,最终用棋来解决矛盾。反过来围棋的胜负又左右着情节的发展。不管画面风格多么花哨都是标,故事才是本。从情节上看本剧是有阶段性的,,但从整体上看故事‘有头有尾’它们之间又有必然联系,存在因果关系。不同的的情境讲述不同情节故事,所以分镜时要抓住每一段落故事核心的特点,如第1集场面比较大气,人物的出场也要干净利索,是惊堂木。第2-4集荒诞喜剧的成分偏多,江流儿和小和尚之间的矛盾;大战花面狼;到县衙状告福王都是有意思的戏,要充分展开。第5-8集是围绕金威远利用江流儿挑战刘南如的计划是否得逞展开的,一切要为这个核心服务。第9-11集的故事核心是江流儿学棋不成却搅在东郭棋院的内部冲突中,江流儿帮助潘国兴战胜阴险的雷凌云是观众能预料到的,关键是江流儿是否处在危险之中(要加强)?怎么帮助潘国兴的?总的来讲第5-11集是典型的情节剧,故事较严谨(注意加强紧张气氛) 。第12-15集故事的核心是江流儿与老乞丐和小乞丐之间的磨擦,没有大的冲突,具有传奇和浪漫的色彩,从整体来看结局是伤感的。注意,一定要让观众感觉到老乞丐神奇(处理)的背后有事情要发生;在处理小乞丐女扮男装时也要像欺骗江流儿一样欺骗住观众,声音、语气、动作的处理就像男孩,等到变女孩时再展现其少女秀美的丰姿。江流儿和小乞丐的快乐总是让人不塌实(音乐上处理也可以),故意加强一些紧张元素会使情节不至于太松散,也为方百花离开江流儿造成的痛苦与绝望留下伏笔。第16-20集可以说是江流儿命运的最低谷,情感的失落;国手大赛上的失败使理想破灭;失去目标的江流儿与春风得意的日本围棋少年形成了鲜明对比是这一段落故事核心。注意在处理上用类比的手法不断把两位少年处境做比较,为以后两人的惺惺相惜和较量铺垫。第21-26集是两位少年的较量为主体,正反两派人物冲突为附助作用的矛盾体,一切情节都是为两位少年较量而准备的,这是围棋规则的较量,是毅力的较量,是人格的较量,注意!要把握大的东西。
煽情:江流儿要使观众感动,就需要情感释放,情节铺垫是关键。没有足够的情节铺垫和人物命运的起伏,他的恨、爱、悲、喜就不痛快,就像气球充气不足就不会爆。所以我们在处理江流儿情感释放的对象时要有意加大冲突和误会程度,大的情感释放对象有对凌云寺的失望——把凌云寺当成家;对刘南如不服——敬佩;对方百花的磨擦——情感的支撑,包括对围棋的态度等都一定要把气充足,不足就要继续充,直到爆为止。一旦释放出来,就要调动各种手段加以渲染,利用道具、画面构图、人物造型、台词语气、音乐烘托等。在分镜时注意为声音留足空间。
注:在传统的叙事风格里要加些意识流的东西,能使整个片子都有新的感觉。如江流儿在情绪不稳定时,他身旁的人突然全变成了黑白人并变速行走着。兴奋时他周围的人又变成了红色。下棋投入时周围的场景忽然又都没了,变成一片空白。总之,在不破坏情节发展的情况下适当加一些具有意识流的元素会使画面更有冲击力,也使本身传统的造型新鲜起来。
3、人物
《围棋少年》人物众多,随着情节的发展有的人物出现,有的人物离开,也有不少贯穿性人物。为了确保叙事清晰,情节展开流畅,人物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正面人物:江流儿,妖刀王,方百花,圆德,刘南如,林心成,黑木,江灵运,郭逢春,潘国兴等。
第二类反面人物:左左木,金威远,花面狼,雷凌云,周参将,武云飞等。
第三类丑角人物:来福儿,飞天虎,黑豹,铁头,小和尚,福王等。
要深挖人物性格,人物性格不分反正面,一定做到什么性格的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摆什么动作,绝不能胡摆动作。正所畏粗人说粗话,声音大,动作大,手重。如妖刀王,金威远,福王,武云飞等;文人说文话,斯文,比较注重自己的身份和仪表,像刘南如,郭逢春等;无赖好吹牛的像来福儿,花面狼等;智慧随意型,如圆德,林新成等,具体参考人物性格分析图(附件)。总之,只要认真看剧本反复推敲就没问题。
4、棋局处理:
二、美术
1造型:人物,道具,棋具。
2主体场景和环境气氛
《围棋》的场景从大的情节走向上分为五个地点,分别是凌云寺及凌云寺山下所在的镇子、江流儿与刘南如和金威远发生冲突的当涂县、东郭棋院所在的镇子、李幕清十日战百雄的杭州城郊区及举办国手大赛的杭州城里、日本棋院等五个大地方。其中除日本棋院外其余四处全是发生在中国江浙一带,但我们为了表现江流儿走江湖的空间跨度,就要在场景风貌设计上有区别。总的来讲应以杭州为中心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
A 第一个场景风貌凌云寺周围的场景可以往沿海城镇建筑上靠一点,它没有交错的水道,但有大河、大江。
B 第二个场景风貌因为有静宜轩和西金棋院等大的建筑和人群聚集的地方,所以要以旱地为主,建筑风格上可参照徽派建筑。
C 第三个场景风貌是以东郭棋院家族内发生的冲突,范围较小,可以设置为水乡,别致、典雅。
D 第四个场景风貌主要发生在杭州市内和郊区,有塔,有江,有丘凌等。即使有瀑布和深山也可以,它是一种夸张的设置,不破坏大的线路。
不管是那一个场景风貌都要有平面图,这样位置关系就明确清晰了。
场景设计的要求:
A风格:一定是江南风格,不管是水乡还是城镇都要有江南特点,湿润、色彩简约、黑瓦白墙分明反差大,有小桥,有塔等。人物要放得上去,一定要与人物统一在同一画面里,画面舒服就可以了。
B、要主观一些,只要能推动情节的进展都可以刻意处理,不要太强调建筑是否写实。
C、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气氛设计。在设计各个故事单元的主场景时一定要注意主要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展现。如第三集中花面狼要与江流儿赌棋,花面狼根本就不把江流儿放在眼里,他认为下完这局棋之时也是他迎娶洪小姐之日,所以按照他的德行肯定是要大办来渲染气氛的,什么搭席棚、大红喜字、大红灯篓、雇鼓乐手、旁边还放着接亲的大花轿等,这就是与花面狼相称的景致,换上别人也不会这样。以此类推,凌云寺院落的祥和宽松气氛与小和尚们的可爱相呼应、藏经楼的静谧与圆德城府和学识有关,静宜轩的素雅神圣与刘南如的学者风范有关,西金棋院的豪华大气与金威远的霸气有关,东郭家的整齐别致与郭逢春的严谨有关,江南棋痴李幕清在六和塔上摆棋十日战百雄也正说明他的玩浪性格等等,无一不是与人物性格相吻合的,像这样的场景可以在此基础上夸张创作。
D、注意场景的利用率,一定要把主场景画全画细致,分镜导演能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不浪费细节,有时场景的空镜头和某一个细节也是支撑情节的重要手段,要经的住看。
三、声音
1音乐设想:风格不拘,总的来讲《围棋》的音乐应该是一个激昂的主旋律(弦乐),几乎每集的高潮(对弈中的音乐是为刻画棋手当时的紧张和激昂澎湃的心理而服务的)都会出现这样的旋律,主题歌也是这个旋律。是否能在煽情时用这个旋律变奏出抒情伤感的味道来,总之是手段万变旋律不变,要观众能耳熟能详。
典型的人物用典型的乐器,如;用鼓来表现江流儿的骚动、斗志;用京板来表现花面狼、飞天虎和黑豹等人的可笑性格等。
(转帖自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