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不动说这是暴力
别总是叫我们忍耐
与其在漫长的垃圾时间构筑的垃圾比赛里安静的睡去
不如来点仓皇的血性
搞搞“新意思”
与暴力无关
这真的是一个多事之冬吗?
将“图科事件”比为“CBA的奥本山宫事件”,围绕龚松林到底是竖了中指还是食指的口水之争,将义乌球迷砸客队大巴定义为“CBA史最疯狂的球迷暴力行为”,我们的新闻舆论是否为了攫取读者的眼球而失去了维护民意的根本?
打架、竖中指、砸大巴……种种过激行为所体现的过激情绪每天都弥漫在我们的生活里,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倘若这样的事情不是发生在CBA,而是在某一个寻常巷陌,那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难道我们会因为认定我们身处“多事之日”“多事之周”“多事之冬”“多事之年”乃至“多事世纪”,而惶惶不可终日?
无意为图科、龚松林以及义乌球迷的行为叫好,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行为都是血性的,他们的过激行为都建立在自己的团队或他们深爱的球队的利益遭受某种损害的基础之上,至少在他们的主观意识里。试想,如果自己的球队正在堕落,或自己的球队利益正在遭受某种侵害,而这个球员或这个队的球迷还可以无动于衷,这反而是正常的?我们真的需要如此理智的球员和球迷?
我知道,为了维护联赛的正常秩序,这样的行为必将也应该受到惩罚,但是我们不应该为了避免惩罚而听任黑哨横行和假球林立,若此的沉默比所谓的风波更容易伤害我们的联赛。
在这里,我需要引用范甘迪的一句话,“为了让姚明在以后的比赛中得到公正的哨子,我宁愿攻击裁判而接受罚款。”
这是长相委琐的范甘迪身上的血性,因篮球之名。
还记得前段时间纽约发生的NBA拳击事件吗?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那场暴乱的原因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在比赛的垃圾时间里,掘金队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还是全主力出战,尼克斯球员认为这是对手对自己的侮辱。他们的尊严承受力终于在史密斯的一次扣蓝中坍塌,然后上演了那场著名的拳击赛。
我相信事件的主角安东尼等被罚停赛的家伙在骨子里不会为那样的冲动、冲动的惩罚而后悔,因为他们都维护了各自的尊严。竞技体育被认为是和平
时代的战斗,只要是战斗就不可能是和风细雨,只要是战斗就需要血性。
回到CBA,与其在动辄成为垃圾时间的垃圾比赛里安静的昏昏欲睡,不如“搞搞新意思”,这和暴力无关,而和竞技体育天生的血性有关。
即便是暴力,有时候也是一种美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