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青春的回忆,当年华老去,青春尤显珍贵,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想将自己的青春故事讲出来、拍出来、写出来,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关于青春题材的影视剧以及小说泛滥的原因之一。
如何写好关于青春的故事,也正是摆在所有创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之一,因为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小说的热销,所以九把刀和赵薇才能进行改编试水,最终造成电影的高票房,而很明显,《同桌的妳》并非改编至小说,所以,在电影上映之前,我们并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尤其是高晓松之前的电影并未取得较好的口碑和票房。
但事实是,该片上映后三天破亿,再次激起大家对于青春的回忆,尽管整部电影所有的元素都是那么的熟悉(我指的电影的创作元素很多人都使用过),但依然挡不住人们观影的热情,所以,我们不得不感慨,青春就是一个万能的钥匙,但凡关于青春的剧作,只要不是太烂,都能引起一定的反响,这些反响并非会给剧作,更多的是给青春。
是啊,关于青春,我们确有太多太多需要回忆,确有太多太多需要讲述。
一个关于同桌的故事,一段关于青春的记忆,青春期的懵懂爱情延续到了大学校园,但因为现实,最后,娶你的不是我,嫁我的不是你。
也不奇怪,郑薇也没有和陈孝正在一起,沈佳宜也没有和柯景腾在一起。
因为残缺,所以美好。
所以,林一必然不能和周小栀在一起,最后的抢婚也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10年后,我结婚,我等待你把我带走,但是你没有。
10年后,你结婚,我等待你说一声NO,但是呢没有。
故事的大纲便是如此。
一个关于青春的老套故事,甚至于,整部电影的逻辑和叙述都存在一定问题。
比如所谓的现实打败爱情就很牵强;
比如故意丑化周小栀的现任老公也很做作;
比如关于非典期间夜闯隔离楼显得也很无厘头等等。
但是,没有关系,在很多人眼里,这些都是旁枝末节。
只要有小虎队,有眼保健操,有小青蛙,有天台打架,有军训,有打扑克贴纸条,有考四级就够了。
况且,电影还穿插了驻南使馆被炸、911事件、非典、千禧年、加入WTO等元素,某种意义上更显亲切。
一个老套的故事加上一些曾经的记忆,包装的故事依然可以打动人心,至少,打动了部分人的心。
其实,人们感动的并不是这个故事,而是这个故事将大家拉回到那个年代。
那个肆无忌惮、那个无所顾忌、那个激扬热血、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那个你我都有过的年代。
从这个层面上讲,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伟大之处,伟大的是青春,是时代,是记忆。
我想,这把万能的钥匙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只要创作者们能够稍微给到那么一点点诚意,便已足够。
社会日新月异,80后纷纷步入中年,三十而立,深入的改革造就的是忙一代。
每个人都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好好和父母说上一句话,忙到没有时间好好和同学聚聚餐,忙到没有时间好好睡个觉,忙到没有时间好好谈个恋爱,甚至于,我们忙到没有时间好好回忆回忆自己的青春。
所以,上述的这些能够引起共鸣,能够让人流泪。
《同桌的妳》从电影角度不是一部好片,但依然值得一看。
因为他,勾起了我们的回忆,哪怕仅仅是那么一点点。
但,即便如此,过去也就过去了,该来的总是会来。。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