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坨男人30岁》(18)

(2011-12-14 21:55:51)
标签:

情感

分类: 迪迪故事

    中考对于我而言,问题应该不是很大,据说只要初中在宁波中学念的,一个年级200个人,总有一半以上可以考上本校高中,毕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我的名次在全年级排名还算前列,所以压力一般,尽管英语让我有点头疼。

 

    我学英语的时间是在小学五年级,比班里很多同学都要早,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到了初一才开始从ABCD学起,所以刚上初一的时候 ,英语课我和一些市区来的同学占了很大的便宜,但这个便宜占的时间可不会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语言天赋的没一会成绩就上去了,但在我眼里,英语就是一个坎。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英语考试都考哪些,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的题型就是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等,如果有几个是强项也就算了,但偏偏一个都不好,听力听不太懂,单选总要选错,完形凭感觉,阅读读不顺,作文更是乱七八糟,真是苦不堪言,如果不用学英语,我想在读书这个事件上,我会走得更远,但好好的一个中国人,就要读英语,还占了四分之一的总分数,为了考试,我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英语上面。

 

    当时我买来了《新概念英语》,放弃了自行车,每天听着随身听走路回家,翻来覆去,颠来倒去,现在想来用处还总是有的,如果我能坚持把这些英语资料听下去,也不至于后来考个四级都那么难了。

 

    家境虽然不富裕,但妈妈还是为我买来了三勒浆、脑轻松等玩意,据说可以抵抗睡意,或者第二天可以更加轻松上阵,我每天喝半瓶,吃两粒,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效果,吃了再说,后来嫌它实在是太贵,索性不用了,现在看来这些东西好像也都下架了,我想还是忽悠人的程度居多吧。

 

    妈妈还是经常换工作,有些工作要每天很晚才回家,学习她自然是顾不上了,一切由我自己做主,没有家教,自主作业,凭经验和感觉琢磨学习方法,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

 

    中考在东方中学举行,这个学校离我家更近,大概两百米的距离,轻装上阵,轻松完成,我那个时候一般不喜欢突击,一切都已了然于胸。对于考试,我也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考前最后一天读书,我把所有资料带回家,按照学科排好队,然后接下来一般会有两三天的休息时间,我按照上午、下午和晚上分配,每个学科占用每天的三分之一时间,在这三分之一时间里,把这个学科的主要书本从头到尾翻一遍(要背的东西提前几个礼拜早已经背好了),然后把所有的习题凡事错的再看一遍;类似于数学这样的理科,基本上不看书了,就把该记的公式记一记。等到考试的那一天,不再看书,去的时候谈笑风生,然后等待老师发考卷,发下考卷刷刷写完,检查一遍,然后不管是不是到时间点,上交走人,一般都能保持前五个交卷,除了英语和语文,基本上都能腾出很多的时间。

 

    记得初二有一次考历史,老师特偷懒,直接一套模拟题上来,这套模拟题来自于某本课外参考书,我恰好买过这本参考书(不是学校发的),考前刚刚做过,这倒好,一模一样,又大多是选择题,加上四五道简答题,10分钟做完交卷,直接一百分,那次期末考试,拿到了班级第一,也是我初中成绩最辉煌的时刻。

 

    继续说中考,中考考完,自我感觉不错,就算是最差的英语也获得了不错的分数,最终600分拿了549分,考效实都没问题了(效实是宁波市区最好的重点中学),但我还是选择留在了宁波中学。

 

    一方面,初中三年在此念书,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了,我又是个感恩和念旧的人,所以选择留了下来,填志愿的时候,我想牛逼一把,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都填宁波中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宁中”“李惠利”和“三中”,当然,后两个都是浮云,我很同学同学一样,顺利地进入了宁波中学高中部。

 

    考试过后,自然轻松无比,那个夏天,我们几个初中同学,终于迎来了人生最美好的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