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周就没好好过,上周去了杭州培训,这周又是好几天的转培训,等到周五了,又得参加分行组织的一个营销训练营培训,生活中除了培训还就是培训,积压了一堆工作,估计下个礼拜得做好久了。
那个营销训练营和我上次支行参加的差不多,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实际出发,上次支行的那个培训更加切合我们本身,尤其是后来的案例锻炼真的给了我不少的思考,不过这次培训也有,老师给了一个案例,然后希望各组讨论,然后策划一个方案。
其实从这两天的整个培训内容来说,基本上是加深了对于很多营销理念的印象,至于能否运用于实际,我想还是得慢慢消化,而最最重要的便是那个案例方案策划,这个事锻炼人营销能力的最好手段。
参加多了这样类似的培训,摸准了套路,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所谓策划方案,我个人认为组与组之间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只要思路清晰,站在对方角度考虑,描述到位,肯定是很能抓住人的,对于我个人而言,如果要演说,注意语速和节奏,基本就是可以了,就像老师说的,你去演示一个案例,关键的在于你呈现给人的清晰思路、解决方案和无误的演说。
各小组分组讨论,我昨晚不在,但是拿到了资料,还熬夜到3点做了个PPT,上午的时候,还有时间讨论,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我发现我不爱争论,不爱说服别人了,反倒是那些刚刚入行的小孩,激情满怀,有种特别的欲望想把自己想的内容讲出来,并且去说服别人,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观点,这个时候,我像一个观察者,观察着他们的行为,有紧张的,有不安的,有自信的,有强迫的,还有自负的,不听意见的,极富表现欲的,不一而足。
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06年刚刚进行,然后去杭州的入行培训,当时有一次拓展训练,第一个任务就是组队,画队旗,取队名,我同样是那么自我,想统领全组,想不断表达自己的意见,且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激情四射,动力十足,又有什么区别。
而现如今,我享受自己的那堆东西,不愿再去争论,再去触碰,小孩们对我说,这个要如何如何,我说好,小孩们对我说,这组没有我们好,我说对,老师要派代表表述,我说你们去吧……
我想,这应该是老的表现吧,或者是很多人心里认为的成熟的表现吧,让别人充分表达意见,最后做一两句自己的阐述总结,我觉得够了,但同样,这样的我好想已经缺少了激情,缺少了动力。
在一个单位工作,年纪和资历成了一个奇怪的标准,好像这样的一种培训,如果你去和小孩争论,会显得没有涵养,不够包容,让人觉得有问题,于是这些所谓的有年纪和有资历的不再说话,只是冷眼旁观,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难道不是吗,我们国家是个内敛的国家,出风头的永远不会是最受欢迎的。
但这真的是我认为的吗,不是,我依旧会有表述的欲望,有争论的想法,只是,这样的能量继续保存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想到此刻,顿时,豁然开朗,我不晓得,这又是不是一种成熟。
原来长大这么奇怪,总觉得自己不会变,其实,我们都在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