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9月1日,我们就被要求去上课,上午上四节课,下午军训。
所谓军训,就是在学校篮球场整一块地方,然后自己操练,起步正步、立正稍息什么的,当然,8月的宁波,骄阳似火,年轻的我们本着不怕黑,不怕晒,不怕中暑的精神,毅然决然地参与了这次军训。
高中的军训远不如大学时候的军训来的印象深刻,貌似没有了拉歌、没有了拉练、没有了住宿查寝,军训味就淡了很多,对于学校来说,也不过是完成一个任务吧。
99年的这次高中军训留给我的唯一印象是军训晚会,哦,应该是午会,貌似是下午举行的,我们被要求每个班出一个节目,我作为班长(至于怎么当上班长的,容我日后再叙),那个时候,我居然写了一个剧本,题目叫做《完璧归赵》,纯属恶搞的,恶搞的情节有以下几点:
1.张建军同学饰演秦王,一个好色的秦王,拿着一本《米老鼠》画刊,说着:“我靠,李嘉欣要来秦国……”类似这样的话。
2.小勇饰演蔺相如,和氏璧是一个我家里的一个盘子,当他把盘子交给秦王,秦王不肯还的时候,小勇从裤兜里拿出了另外一个盘子,样子一模一样,只是那个盘子的底部用毛笔写了一个“R”字,而交给秦王的那个盘子其实是两半的,用透明胶粘在了一起,以此表明交给他的是假货。
3.此外,还有很多现代语言,类似英文啊,“好兄弟讲义气”啊(那时候,流行陈小春《鹿鼎记》)等等。
4.道具有大宝剑和小宝剑,小宝剑就筷子那么长,秦王生气的时候,拿旁边大宝剑,其实是个剑鞘而已,还有一个道具就是这几个古代男人的装扮,我用一次性杯子串了两根绳子,绑在头上,冒充古代人。
5.我是导演加编剧,客串了一个不起眼的大臣。
6.貌似陈铭同学演的是赵王,其他还有谁,SORRY啊,俺记性已经不太好类。
现在看起来,这样子恶搞的小品已然不会提起大家太多兴趣,什么馒头事件,什么《武林歪传》,恶搞已经成风,但是,想想那是99年,有网络吗?有,但上网的人不多啊!有恶搞吗?也许有,但我们都不知道,人的牛逼之处就是有先见之明,在我的策划、导演、编剧和演绎下,《完璧归赵》在军训午会上一举成名,当时,我校学生会主席金炯同学在后台笑个不停(该人后又述及,一牛逼人物)。
过来几个礼拜,教师节,学校一个老师找到我,说要在教师节午会上(没办法,高中能有啥晚会)表演,兴冲冲回家拿了几个道具,用菜刀又劈了一只盘子,下午,几个人再次登台,不出我的意料,效果一般,因为观众从学生变成了老师,而那时的老师,已然并不习惯这样的恶搞方式,由此,但凡小品或者话剧,要让所有人的高兴那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别看我们觉得潘长江的小品没啥好笑的,有次跟我单位一个领导交流,他就认为潘长江很搞笑,那么,再次证明,赵本山有多么不容易啊。
扯远了,回到军训上,这次的恶搞成名也铺开了我学校成名的序幕,一个伟大的天才导演从此诞生了,哇哈哈哈哈!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我的高中(4)
我的高中(1)
我的高中(2)
我的高中(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