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听这个名字,我很少有看的欲望,国人总是把英文片名译的很滑稽,不是什么什么总动员,就是什么什么侠,《IRON
MAN》听起来霸气十足,《钢铁侠》却听得感觉仅仅是块钢铁。
还是看到了很多的好评,于是来到影院,和《功夫之王》一样的票价,看完之后,却是觉得好看许多,仔细回想,好像也没什么,跟很多个人英雄主义的片子相差无几,但却次次觉得血脉膨胀。
还是一个英雄,靠一己之力,打败反角,最终取得胜利,抱的美人归,但又觉不同,敌人不是恐怖分子,不是片中宣扬的滥杀无辜的“士兵”,而是与那些人做生意的本国商人,钢铁侠托尼的公司股东,这样一来,主题就变成了反战,一个漫画版的故事,主题一下子升华了,托尼做武器生意,觉得用武器可以带来和平,但看到自己的武器被卖到阿富汗,成为屠杀人的工具,他一下子觉醒,决定关闭工厂,却发觉,另一股东奥比原来就是做两面生意的,于是,一场争斗开始,最终,托尼获得了胜利。
原来,简单的故事也可以变得深刻,尽管这个深刻来的那么通俗易懂,整个故事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少,几乎没有,逻辑通顺,简单易懂,我们很多电影的编剧倒是可以学习学习,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拍出来依然好看,有特效,有英雄,有女人,有幽默,还有人痴迷的金属色和汽车、别墅等等,具备了一切的可看因素,如此一来,眼花缭乱,目不转睛,2个小时竟然觉得还不过瘾。
所以,一部电影的好看,最起码具备的条件是情节和故事,至少是个通顺的故事,你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编一个立意深刻,意味深长的故事,最终却让人发现,前后矛盾,逻辑不通,如此这般,倒不如编个简单的故事,然后用一切抓人眼球的因素去吸引人,《钢铁侠》就是如此。
《钢铁侠》一个简单的故事中间就穿插了四个经典的打斗场景:一,托尼被关在阿富汗,随后制造了一个低版本的钢铁侠,冲出包围圈,然后散落在沙漠,二,托尼制造第二个版本的钢铁侠之后,穿梭于城市上空,顺便搞出了解冻系统,三,托尼绝对毁坏那些卖给恐怖分子的武器,于是飞到阿富汗,还拯救了平民,却遭到本国战斗机的跟踪,于是一场天旋地转的战斗开始,四,托尼和奥比的两个钢铁侠战斗……2个小时的电影,有了四场经典的打斗,怎么不让人兴奋?
特效堪称完美,当一代落魄的钢铁侠最终变成红黄相间的动感十足的钢铁侠的时候,观众尤其是男的发出一阵惊叹,太酷太帅了,而托尼玩世不恭的态度和他玩耍似的饰演更让人觉得好玩,美国电影特有的幽默感也是充斥其中,让人不时发出一阵阵的笑声,如此一来,整个电影非常充实,也就回味十足了。

小罗伯特·唐尼回归,我总觉得他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和托尼的那种看似玩闹,却内心坚定的气质非常吻合,所以,他饰演钢铁侠也就非常的适合了,而很高兴的是,还看到了德伦特.霍华德,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黑人演员,据说片尾8分钟字幕结束后,还有一段他和托尼的对手戏,可惜当时电影院散场,都以为结束了,也就没有看到,据说是为续集做准备,如果再次由这两人饰演,那就再好不过了。
倒是女主人公被人当作了花瓶,的确,这部电影,没有太多女人发挥的地方,所以,两个奥斯卡影后也就如此而而了,但美国电影,英雄背后总要有女人,所以,即便是花瓶,那也是不可缺少的,至少格温妮丝·帕特洛也演出了那种独有的情感。
总而言之,《钢铁侠》很好看,当托尼面对那么多记者,突然不按纸片念白,说出一句“I
AM THE IRON
MAN”的时候,底下记者一片欢腾,现场观众也是,英雄何需掩饰,英雄就是英雄。
我只是在想,啥时候,咱们内地也可以拍出这样让人血液沸腾的“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