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算了吧!”面对领导的质疑,面对同事的建议,面对我越来越低沉的情绪,我冒出了这句很早就想说的话!
但话一出口,我似乎有点后悔,我知道肯定不会算,我也知道我这话说得特别幼稚,但是,的确是我心里想了好几天的话。
当所有部门都特别重视这台晚会,忙着排练的时候,我们的这个小品无人过问,同事们各忙各的晚会,我自己也忙自己部门的联唱,总是聚集不到一块,冷落了,的确冷落了,我失去信心了,的确失去信心了。
十几天前凌晨6点写完剧本的兴奋,到朋友对我剧本肯定的快乐,到后来领导否认的痛心,到改剧本时候的迷茫,再到改完剧本后的踌躇,到排练时候的矛盾,直到现在这样,我在不停的变化着,但我知道,骨子里的我,乐观、积极、开朗,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到我,没有什么障碍可以让我放弃,但今天下午的我,截然不同!
我后来在思索,是什么让我这次变得没有信心,变得丧气,变得想要放弃,是同事们对我最后一段台词的不满,是表演时领导不会笑的表情,是高主任的不重视,是其他部门节目的压力,还是……
当然,都会有,但肯定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让一个曾经积极、快乐的人变得低沉,想来想去,我知道了,是没人肯定,对,也是周姐后来说的,我是一个很固执,且特别需要人来肯定的人,我马上说:对啊,谁都需要肯定啊,每个人都需要肯定啊!
回想一下,我从写完剧本,除了我努力推销之外,有谁肯定了?有人看过之后倒是会笑,但马上的反应就是,不适合银行表演,后来要改剧本了,改完以后,似乎也没人说:“恩,改的不错!”他们都是在肯定和否定之间徘徊的呀,既然他们是这种态度,自然就有了后来的不重视,演员也好,领导也罢,都是如此,每次我都是通知了一遍,但迟到、不到照样有,除了今天,领导没有来问过一次,就我一个人,还在给自己打气,没事,会好的,我们演的好还有机会的,但谁他妈知道,到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没人肯定,自然就泄气了,又回想一下,05年学校里做《感动东财》,那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没什么人支持,没什么人帮忙,就我和小李子两个人忙活着,但那个时候的信心就是我们两个的互相肯定,我们知道,谁也不用来管我们,我们能做好一切,而且,按照我们的思路,结果肯定特别出色,是的,结果如我们所预料的,后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现在又有不同了,你虽然叫导演,但会有各种意见在左右你,不能按照你的思路行动,但自己的一些东西逐渐被推翻的时候,我彻底就没气了,况且,那还是我认为剧本中最为经典的台词。
后来,我妥协了,咱们周三晚上再好好排一遍,其实,我又怎么那么容易放弃,唐僧的服装我是叫外婆去寺庙借的,唐伯虎的是越剧团的,格格装、古代妇女装也找到了出处,道具做了,扇子买了,都他妈我一个人做,谁他妈替我分担啊!
我付出那么多,有谁来肯定,是的,周姐说我现在排部门的节目比较有兴趣,有奔头,那是啊,徐主任陪我去群艺馆、歌舞团,不厌其烦地通知演员彩排,跟着乐曲朗诵等等,有苦恼的时候还可以和小蔡说,尽管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至少肯定的人蛮多,李工说,那么多节目,就数你们这个联唱音色、效果好!相比一下,是个人都会有所倾斜的啊!
罢了,纵使我知道一切,纵使我明白一切,纵使我知道我的感情用事于事无补,纵使我知道我的大喊大叫会引来领导的反感,反感咋了,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怎么样的,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别以为我那么容易被磨平,我是周迪,这一点,我不会变的。
蛮好,也算是一种成长,一种经历,现在想想下午的争论,也蛮有意思,其实应阳姐的意思我早就明白了,我也觉得如此,只是不愿意这样删掉啊,呵呵!
注定应该是个与众不同,或者有个性的人,但要再有个性,必须得经济独立了,所以为什么韩寒可以在博客里肆无忌惮地骂评论文人,骂诗人,为什么琼瑶的剧本不允许别人改一个标点符号呢,人都经济独立了,而且没有圈啊,但俺有,所以还没法过于个性了,不过,这样,已经很不平常了。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但要记住,谁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除非他为了某些东西,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难道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