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常婕把第五届社团联合会第四届社团一家亲晚会的光碟,附带最新的《东财大学生》和迎新时期的画册快递给了我,当时,恰逢我岗位调动,而我也并不想在一个浮躁的心情下观看光碟,而今晚,我打开了那个蓝色的快递包裹,翻出了光碟,塞进了电脑光驱。
热闹、轻松、温馨、感动,我只能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也知道,他们会做的很好,是的,晚会是典型的东财风格,不是非要像电视里那种晚会一般,精确到每个词,每个音,只要能够将气氛点燃,让每个人绽放笑容,引起共鸣,足矣,这场晚会又是如此。
兴奋地看完了晚会,最后时刻,大屏幕播放社团活动画面,灯光暗了下来,我看到了熟悉的几个人的照片,包括我自己,竞选时候的,出去玩时候的,我在职那年社团一家亲晚会那时候的,心灵有了触动,但我尽量克制自己,没有发泄出来,DV播完,全体社团负责人上台演唱《明天会更好》,是的,很多人我已经不认识,他们大多是大二大三的,差我两年三年的,学校已经是他们的世界,但听到这种真诚的声音,已经足够满足,足够感动。
一曲罢了,全体欢呼,主持人宣布晚会结束,此刻,一个蛋糕车推了出来,一起祝福社联五周岁生日快乐,刹那,孙老师、王仕军老师、于寰、常婕、洪洁以及曾经的几位前辈出现在了视野里面,顿时,我的眼泪决堤,再也控制不了自己,在自己房间放声大哭起来,肆无忌惮,任凭泪水不住地向下流淌,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小妹,你们的笑容再一次震碎了我的心,我无时不刻不在想念你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为什么我不能任性,为什么我没有多余的金钱,为什么我不能留在大连,留在学校,陪伴你们,为什么?
真的,想念一个集体,想念一个人,虽然美好,却总是痛苦,很多人可能已经忘却很多东西,但在我的记忆里依旧深刻,每一次触碰到类似的东西,就会打开心灵的匣子,让这种情绪流露、发泄,此刻的我,正是如此。
记得当晚,我给他们发过去一个短信,我也在那晚写过一篇博客,在他们一起庆祝的时候,我跟常婕通了电话,大家听到我的声音,泣不成声,而在网络上,那晚,我和竹子、老于一起团聚,诉说情怀,但终究已经过去,第二天,继续上班,过着极其平淡、无聊甚至郁闷的生活。
为什么说学生时代短暂、青涩而美好,很多人可能怀念寝室同学、怀念朋友,怀念无忧无虑的日子,而对于我,更多了一层,即是怀念和集体相处的感觉,这个就是我,很难改变了,对于学校的深情,理解我的,也许也就是那么几个朋友吧。
看了常婕最近写我的那篇文字,更加喜欢那个小姑娘,大家感觉差不多,经历也类似,她却比我幸运的多,今年毕业,即可留校读研,尽管很多同学、朋友也将离她远去,但毕竟身在学校,有她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这一点,我也只能羡慕。
世界如此之大,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容我吗,有,而我也可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的游刃有余,但就算如此,我还是喜欢学校,也渐渐发觉,我的根似乎也在学校,开始理解王老师当年留校的情况,也有点了解老毛的情况,并非不想去社会,只是喜欢这个学校。
当然,我不会因为眼泪而冲动,但眼泪绝对是对自己最好的提醒,因为它不会骗人,我会慢慢知道我适合什么,我也知道,如今的我,正在历练,一个二十几岁的人,的确需要受到磨练,我把它当作磨练和沉淀,任何一个强人,都是劳筋骨、苦心智、饿体肤而磨练出来的,我也同样如此。
我会给你们惊喜,高三毕业填报的志愿,居然改变了我那么许多,这个世界太过神奇,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附:常婕的那篇文章
晚会光盘、新生指南和改版的《东财大学生》终于成功的与迪迪同志会合,了了一桩战线长到近一学期的大事。之所以一定要完成,源于迪迪对学校,对我们,对曾经共同做过的事情的牵挂和关注。对他的印象总是始于竞选时那次点头,一个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说并不认识的陌生的学长的肯定,很简单,可是足以让我不再追逐结果,想来也许当时自己只是想要这样一个过程,给自己肯定。
邮件发出的当天,我猜想到他看到时的表情和评论。对于学生活动,他算是个很挑剔的人,总是会尽力做的完美。晚会和以往任何活动一样,并没有一帆风顺。很怀念彩排“明天会更好”的情景,最后放原声,如果他看到,肯定会很激动的对我说“真好”。邮去的几本书也或多或少的不够完美。不过他会用一种宽容的态度看我们的。他总是说我做事情让他很放心,而我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够认真去做,只是有人用信任的眼睛看着你时,就会像长了翅膀,所谓“隐形的翅膀”吧,呵呵。
一直很想写点东西,题目叫做“我为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中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原因,都让我很想努力的抽出关于他们的所有细节记录下来仔细的品味、珍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