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遍书,看了一遍英文版的电影,看了一遍中文版的电影,自认为对《达芬奇密码》还算比较熟悉了,但我实在没有信心,如果没有看过书,我是否看得懂电影。
这部热销的图书虽然在西方某些国家引起很大争议,但在中国似乎没有一点问题,中国信教的人少,就算分布广泛的佛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体系,而西方的这些教,体系完善,教义深厚,而且还有很多隐藏的故事,虽然如此,此书在中国还是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看过书的中国人民热情地期盼着此电影的到来,包括我在看书时,脑海里也浮现着类似电影的各种场面。
很高兴,电影上映了,兴致勃勃地去了电影院,观看了耗时2个多小时的影片,每个场景和我看书时几乎一模一样,唯独感觉美好的是,我看到了真实的巴黎金字塔博物馆、牛顿墓、小匣子等当时想象中的东西,当然,还有宏大的音乐,尤其在最后兰登跪在倒金字塔的玻璃盖上,镜头穿过金字塔,直达抹大拉的玛利亚的石棺。
对于电影的剧情和演员,我觉得要在2个多小时之内将几百页小说的内容表现出来不是很有可能,况且又是一部逻辑严密,悬念迭起的小说,所以,电影不断地通过叙述,通过想当然的推理推进情节的发展,缺少了很多在看小说时那种推理情节的快感,因为如此,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场景表述上有些薄弱,没看过书的就很难明白有些问题,当然,关于圣杯的传说、几个主角的往事等情结表述的更加简便。
兰登和索菲的感情在看了电影之后,我根本无法相信,女主角真的不是太漂亮,男主角明显和她有距离感,我想影片中唯一能够表现两人有所感觉的也只有在车厢内的那次“治疗”吧,仅此而已;而提彬和赛拉思的扮演者我反倒觉得可圈可点,基本演出了原著中的味道;而让雷诺无非就是个冲动的警察,完全没有了他在其他影片中的特色,一般一般。
走出影院,我在想,这种小说是不是很难拍成电影,其实,影片基本也将故事讲清楚了,那他如果找个美女来演索菲,将那个数列多花2分钟来解释,是不是会更吸引人呢,但影片依旧很红,褒贬各有,估计还能带动一批人来买小说,效果基本也算达到了吧,只是,如果没有看小说,影片是不是会看不懂?
http://www.xibaipo.gov.cn/node2/yule/yshb/images/00003399.jpg
http://photo1.hexun.com/p/2006/0329/14483/b_A019C9F71A9B7004.jpg
http://photo1.hexun.com/p/2006/0329/14483/b_732A5D6D5E9FCB47.jpg
http://photo1.hexun.com/p/2006/0329/14483/b_D4DA703DBB65A8C2.jpg
http://photo1.hexun.com/p/2006/0329/14483/b_0E773B0FC7DA07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