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我在高中以前的情感是被中国式教育扼杀了。
从小到大,朦朦胧胧的情感必然有过,看到动心的女孩,也想与其交往,但看到周围的情侣一出现就被老师和家长扼杀,被同学们嘲笑,加上我又是个好学生,面子是很害人的,于是,直到高三最后一个月,我还是没有涉足。
如果看看我们的祖先,20岁的女孩如果没有结婚,家长是很着急的,一是可能太穷,二是可能太丑,怎么着也要让孩子嫁了。但一旦到了我们那个时代,由于有了九年义务教育,又有很多人继续会念高中,在原本就性压抑的中国,恋爱成了禁忌,也不知道是哪个傻比学者说,学生要以学为重,谈恋爱会影响学习。
既然学生要以学为重,那么在学生时代的恋爱就理所当然地被称为提早恋爱,简称早恋。我一直不是很明白,这恋爱还有早晚地,如果说结婚有早晚,就很好理解,法律规定女20男22,那么在这个年龄之前是非法结婚,差不多这个年龄的叫早婚,到了女22男24叫晚婚,但恋爱并没有法律规定,只要有了健全的心智,有了喜爱的情感,就应该表达出来,为何要把恋爱分早晚。
听过一个故事,说美国有户家庭,家里有个小姑娘,大概十岁左右,和邻居家一个九岁小男孩特别要好,就这样,青梅竹马生活了多年,三年以后,女孩家要搬家,离开那天,依依不舍,母亲问她,她说她喜欢那个男孩,说完眼泪汪汪,母亲叫女孩去见那个男孩最后一面,女孩去了很久,和男孩抱在一起,最后约定以后再见,窗外,母亲看着,已是泪眼朦胧。至于以后如何,故事没说,我只是在想,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这,母亲说不定就一巴掌拍了过去,庆幸自己马上要搬家。
我们的家长开明的绝对是少数,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不愿将心里话讲给父母听的缘故,父母绝对是爱孩子的,却很少有人用心去思考过小孩子的感受,这在普通工薪家庭和高干、知识分子家庭表现的出奇的一致,后者甚至甚于前者。他们的出发点也相当一致,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努力学习,不想别的,早日考上大学,出人头地,而恋爱就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老师,在家长的要求之下,加上自己本身也差不多年纪,对恋爱同样视为洪水猛兽。
我小时候周围的例子很多,记得小猪和小毛在一起的时候,老师劝了好多次,小毛家长甚至和小猪谈了很久,最后小猪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小猪老爸硬是将志愿改到了和小毛不同的地方。这样的外力阻碍,再现了古代无数凄美爱情故事里被人们深恶痛绝的形象,可笑的是,这些家长平时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恨不得将里面阻碍别人的封建势力千刀万剐,在没有圆满的时候哭的淅沥哗啦,但一旦这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就站在了封建势力一边。
其实,老师和家长只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被思想和面子阻碍着。我说了,中国人一直是性压抑的,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对异性极度好奇,对别人的恋爱更加好奇和嫉妒。
学时候是个和谐的班级,好像没有出现过恋爱的现象,但会有朦朦胧胧的暗恋,女孩子虽然没有发育成熟,但对有些男孩子来说,毕竟也是异性。以前去看电影,小朋友都手拉着手,但到了后来,手拉手中间会有一条红领巾,大家这才知道男女有别。
我的初中可以说是性压抑中的性压抑,这让我这样有点思想的人极度郁闷。我们初中时候是三十多个男生加上十七个女生,这样以来,漂亮的女生本来就少,男生又那么多,一旦有个男的对某个女的有点好感表现出来,其他男的恨不得满世界宣扬,好让那个男的低下头,不再行动,因为暗恋在他看来也是羞于启齿的,起哄的人才会得到心里平衡。而一旦某个男的和某个女的确立关系,起哄的程度更大,充当着古时候拆散别人的封建势力。
初中时候,我暗恋过一个女生,没有其他的,我就是认为她长得比较好看,其他的我一概不了解,那个时候,这样的情感表现出来就是,能够和她说上几句话,或者座位离得近一点,就幸福无比了,至于要不要真正表白,我承认我没有这样的勇气,一是怕吃闭门羹,二是在一起了,我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好学生形象就毁了(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很奇怪的逻辑,谈恋爱就不是好学生,好学生不要谈恋爱)。就算是这样的暗恋,我就受到了无比的压力,这压力就是来自其他的男生。每当我想要接近她,和她说话,她周围的男生就会起哄,大声嚷嚷,这就使得我俩都很不好意思,有次,我送东西给了这位女生,将这个秘密消息告诉了有个男生,后来不知道何事和这个男生闹翻了,而这个秘密几乎成了他的把柄,到处宣扬。直到最后初中毕业,我们还是稀里糊涂,我不知道还是否喜欢她,也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更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在一起,当然,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高中时候就又开放了许多,大家也不会太深藏自己的情感,有了感觉心一横就说了出来,所以高中的情侣明显多了许多,但此时的压力又回到了学校和家长,我高中时代的情侣受到的学校的压力更大。我们学校是百年名校,自然注重校园形象,此时的逻辑就是出现校园情侣就是对学校形象的毁损,又是一个傻比的逻辑。其实,高中的情侣并非像大学里那么直接,两个人在一起,拉手的都很少,更不用说拥抱和接吻了,有次,一对情侣在校门口小卖店买了一根香肠,男的喂女的吃,教导主任经过,硬是一顿痛骂,说在学生影响很不好,其实他不知道,这些学生,在这个时代,受这样的熏陶根本不需要在校园。而高中时候的嫉妒就不会表现为对情侣们的毁损,更多的发誓自己也要有一个,这个,到了大学,再有人因为嫉妒别人而诋毁别人,会被认为一个很大的傻比。
其实,在我看来,学生时代的爱情是很虚无的,教育者们如果不视恋爱为洪水猛兽,而是进行有意疏导,同学们更能接受,学生时代的爱情不稳定是显而易见的,但并非是教育者们说的肯定会影响学业,更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如果,静下心想一想缘由,那个时候的恋爱或者说是暗恋既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反应,又是性压抑下的释放,教育孩子们调整好心态才是最最重要的,树立健康的恋爱心态,就算恋爱了,那是两个人的事情,互相保护好自己即可。
最后,我想说,我也只有二十几岁,对很多问题思考肯定不够深入,但我仅仅是从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出发的,絮絮叨叨说些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反证一下,如果对异性没有感觉,那反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青苹果,吃了也就吃了,但吃之前总要慎重,至于不吃,闻一闻,想一想,就根本不是见不得人的丑事了。青春期,我们就这样长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