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 |
分类: 随笔 |
第一次知道密集恐惧症,是在伦敦泰德艺术馆,面对一幅当代作品,各种密集的颜色,血淋淋地洒在画布上,占满了你所有的视觉,没有任何空间感,突然憋得你喘不过气来,几近晕倒的感觉。同行的朋友说,你是密集恐惧症吧?
自此,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密集恐惧症,到底恐的是什么?如果说堆叠的一起的东西让我感到恐惧,有一定道理,比如说,大家都比较有恐惧感的“莲蓬头”“蜂巢”“雨后留在地上一圈的蚯蚓洞”,当然还有恶心的堆叠在一起的动物,如一群蚂蚁,一群蜘蛛或一群老鼠。这些东西本身就够恶心,密集在一起,恶心状况便复加了,可以理解看到后会有密集恐惧感。
有一些艺术,也是为制造这种恐慌的,比如,堆叠在一起的色彩和图案,就像在泰德看到的那幅现代作品;另一个体验是有一次看欧洲早期的一部电影,里面利用了达利超现实主义的许多东西,一群眼球在不停地漂浮在荧屏上,立马觉得有种要呕吐的感觉;还有一位叫Ariana
我对香港报刊也有很强烈的密集恐惧症。记得第一次到香港时,在街头看到的几乎所有刊物封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种色彩的图片,没有一点空隙和留白,没有重点,无处插眼,突然间就密集恐惧症了。后来,因所在报纸也有香港版,每次掠过他们的版面,看到那种密集的排版方式,我都不敢细读,立马忽略掉。类似的情况还出现于大部分漫画,对于出现在同一个空间的很多图片感觉到恐惧,密集在一起,不用读,先喘不过气了。
可是,另一个悖论的情况是,对于没有图片的文字版面,字越小,行间距越密集,我反而觉得越舒服,没有一点恐惧症,反而是字大如牛、非常舒朗的排版方式,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每次在电脑上阅稿件时,别人都是要把字号调大,我是把字号调小,越小越能看出毛病,字过大甚至占满屏幕了,我立马就恐惧成一种“萌”状。以前照排科每次打印“大样”时,我总要叮嘱一下,打印成“小样”呀,他们便说,不用省纸,打“大样”,这样你才能看清楚文字错误。我是无论如何都解释不清楚,对于文字,我有超强“密集喜爱症”。
人都说,长大了,总会有各种别人不理解的怪癖,密集恐惧症,或许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恐惧和磨难,当遇到一些密集性的事物时,便会集中出现与所经历的事物有关的联想,便“恐惧”了。比如,我们看到一条绳子,会想象成蛇,但你把一条巨蟒放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婴儿面前,可能,他或她都不会正眼看它一眼。因为,她没有这种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经验积累成的恐惧。
或者说,其实,密集空间恐惧症的真正含义,我觉得,有点类似于一个对土豆过敏体质的人,一次性吃了太多薯片后的消化不良并导致呕吐。
不然,在看到大量珠宝聚集的珠宝箱时,怎么没有一个女人恐惧地大喊:呀,我有珠宝密集恐惧症!那一颗颗圆润的珠子,可是比什么都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