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但不致命
(2009-03-12 15:02:39)
标签:
杂谈 |
温柔,但不致命
■蓝小修
其实,许多人是因为看《山楂树之恋》时的泪水涟涟,开始认定艾米在爱情小说上的巨大号召力,加之艾米曾一度几乎成为畅销书的代名词,所以,当《致命的温柔》年初出现时,自然是抢来狂读。
《山楂树之恋》里静秋跟老三的感情把无数相信爱情或曾不相信爱情的人感动得泫然涕下。当静秋最终来到老三的病床前,呼唤着爱人的名字时,那股纯洁、荡气回肠的爱与痛再次回到心间。艾米的小说多是取材于真人真事,多是半纪实性的故事,文字更是简洁干净如清泉,故事的前半部分经常平淡得像老祖母娓娓道来尘封的无趣故事,甚至怀疑作者怎么如此业余,似乎一点编故事的技巧都不懂。但艾米就是有能耐将读者引到最后,将毫无波澜的情节压抑着,压抑着,到结局时,突然地爆发了……
这种表面看起来毫无故事技巧、文字简单直白的叙述方式,却得到了许多文学大家及社会名流的推荐。包括王蒙等,名导张纪中还有意改编成电影。或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艾米只是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爱情和命运的悲剧。
所以,在读《致命的温柔》时,估计许多人都期待着读一个更加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一如既往地希望像《山楂树之恋》般再次落泪。然而,当女主角Carol为了心爱的江成追到加拿大边境时,故事就已接近尾声了。到此时,我们会想,就这样完了?我们怎么没哭呀?还没哭怎么就完了呢?
估计这是大部分读者的反应,尤其是女性读者。先是失望,因为会与以前的故事比较,再者,就是回味一下,慢慢想起这本书的味道来,嗯,其实也还不错了,虽然没有期待到那种致命的温柔,但也算温柔了。
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作者艾米的老公,不管故事有多大的纪实或虚构成分,江成那个成熟帅气、侠骨柔情、心无旁骛、用情专一的完美男人形象,估计已经成为了女生心目中的重磅杀手。尤其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当无数的写作者们用艳情、出轨、负义、伤心欲绝等来诱惑及充斥人们的眼球时,年轻的人们几乎忘记了世上还存在着真正的爱情、完美的爱人。艾米的作品至少给恋爱中的男女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一点激情,让浮华背后的人们可以冷静下来:如果你相信,如果有真诚,就有真爱。
艾米曾经在创作感言中说,“码字是最好的升华”,不论多么难受悲伤的事,一旦你可以把它码出来了,就说明你与它拉开一段距离了。Carol小妹妹距离拉得还不够大,所以码起字来仍然泪水涟涟,但比码字之前的状态已经好了许多倍了。相信她再把自己的故事看几遍,就能笑对这段历史了。
而且,作者也摆明了自己的态度:“你想看,就看一下,不想看,就不看,千万不要强看,不要当文学作品来看,也不要当作文学作品来评论。我读了这些年的文学,最恨的就是为了写学期论文硬着头皮读那些自己完全不想读的东西。而不管什么东西,一旦规定我读完了要写评论,我就恨死那东西了。读了这些年,差不多都读出了暴力倾向,很想把布置作业的教授或者写小说的作家及评论家痛打一顿。”(2009年3月6日《嘉兴日报》)
《致命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