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本杂志:《座驾》,里面有一篇编辑写的文章,看了以后觉得挺逗。
现在把它放到这里来,让大家乐乐。
张元:看上去更美
文:雨茜
[编者案]接触到张元,其实和事先想象的的设想差不了多少:在导演的身边竟然可以自然随意地呼吸,很幸运,我不是演员。否则相信工作状态中的他可不会允许我在一开场就那么放肆……
“我挺失望的,本来期待您的标志性的头发更夸张一些的。”
“哦,是么,刚剪的,呵呵……”
他欣赏莫奈,凡高,他会怀念以前跑去欧洲博物馆看各种艺术展的日子,导演小时候也曾做过画家的梦,《绿茶》的画面感让人喜欢得不得了,据说新戏《看上去很美》的取景果然看上去也很美。
张元说《看上去很美》是部由孩子出演的动画片,不自觉联想到另外一位鬼才蒂姆·波顿,可爱的偏执狂,张元也可爱,不过不偏执、固执。这部戏的主创每每宣传接受采访,剧中饰演作者王朔小时侯的男孩总是多动而顽皮,而另一位主角,张元的女儿却显示出小大人般的懂事。在生活中角色性格的互换,总觉得这样的爸爸,和女儿在生活中很有趣,不知道实际中会不会出现女儿一脸严肃的批评老爸无组织无纪律的镜头。
特别注意过张元的照片,很喜欢,并不是其他导演或者演员所谓的工作照。在张元自己BLOG里的那张照片,一张大大的红窗花后隐约可见一头卷卷的头发,虽然被挡住,却让人仿佛可以看见他脸上的笑意,借句歌词:“你看你看张元的脸”,有种懒懒的玩笑味道。他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呃……美,但很了解自己“视觉造型”,而且似乎格外的偏爱头部特写,我们看到一张张充满“童趣”的镜头,自暴光意味十足,眼神,表情,姿势都配合得“张氏”艺术。经常“创作”这样的照片,并得意它们给别人带来的感受,张元很懂得享受生活。
和张元对话,不要期待有什么情绪的激动,虽然凭记者的经验那会是被采访者稍纵即逝的真实。一直淡淡的表情语气,没有夸张和渲染,这反而让我相信内容的可靠,至少是大部分,如果他不感兴趣或不想,马上就会表现出来,并且很“好心”的副送一副“善良”无比的无辜表情,貌似“弱势”的掌制,很睿智的选择。
之前很好奇观众对于张元的宽容,从《过年回家》、《我爱你》、《粉墨春秋》,影片题材类型的不定多变竟然可以逃过那些吓人的影评讨论,而这可是令其他某些个性鲜明的知名导演的头痛问题啊。也许,和低调的性格有关,无论怎样玩味,似乎“张元”二字,给人们的反射是品质,而并非形式。
有报道曾经做过这样的评论:张元是少数从地下导演行列浮出水面的。我拿给他看,他也只是笑笑,估计类似问题应该听过也答过很多遍了吧。MTV和记录片,张元这个“跨界”导演做得自然随心,不亦乐乎。如果以后再有记者问举着话筒很严肃的提问对于自身或者艺术的定位,恐怕会被他视乎心情的以天气,人类,社会发展或者其他云山雾罩的话题幽上一默,再此提醒,切忌切忌。
虽然之前曾坦白对车并无研究,但驾驶的宝石蓝色奥迪A4,就足以证明他的眼光,有时候,这些仅仅是靠种感觉,作为导演,张元自然更专于此。拍照现场,我们并没有找来曾经玩笑的MINI,而是选择了专程来华展示的奔驰博物馆的珍惜收藏版古董车。静电的线条设计,奢华的享受意念,满足着贵族们对细节质感的极致苛求。
在展示现场,伴随着帷幕的缓缓升起,6辆梅赛德斯-奔驰经典车在错落有致的灯光映射中逐一展现,每辆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极品,而张导显然对其中这辆加入空气动力学元素的流线型红色敞篷跑车颇感兴趣,总觉得他会像对画一样来欣赏车,除了视觉的唯美,还有品味其中的深邃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