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一篇长的,但不是现在写的,是原载于《今日先锋》上的一篇文章。实际是一篇影评,喜欢研究电影的朋友可以看看。当时写的很认真,谈艺术说思想摆理论还联系了自己,文章里面的撞车《Crash》不是去年美国拍摄的那一部,讲种族歧视和隔阂的那一部。这两天都忙着会友和杂事——实在是没时间写。看早前写的文章严肃的有些稀奇,大家看看吧!里面提到的教授是我们电影学院的老师周传基,他是非常会演讲的,博闻强记!那一次事情后没有再见到面……
我在今年出了一个小小的车祸,我的车后方被一辆小面包车撞了。起因是:我身后的小面包车被它后面的另一辆小面包车撞了,那另一辆小面包车又被身后的大面包车撞了。然后我还向前撞了前面的一辆日本丰田轿车,丰田轿车撞了再前面的桑塔纳。一共是六辆车撞到了一起。桑塔纳司机很聪明,下车看了一下自己的车后屁股,情况不严重,立刻开走了,剩下我们五辆车留下来等警察。事后仔细回忆被撞那一瞬间的感觉,始终是个空白,只记住了有个非常大的响声。这次车祸给我留下的后果是长时间的脖子疼痛和对当时坐在我车上的一位老教授的担心。被撞时刻冲击力很大,我和那位老教授,靠着身后拥来的冲击力,用我们各自的脊背,竟把我的切诺基的机子背给向后打平了。
响声过后我慌忙跳下车,根本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熄的火和自己是如何拉的手刹。我看到后面的两个面包车被挤瘪了,玻璃屑铺了一地,两个司机还都还有幸活着窜出了车。我的车只是后灯碎了,前面流出了绿包的水,保险杠歪了。前面的新丰田轿车后盖被我的切诺基撞得翘起老高,前盖也翘起来,车上闪下两个漂亮女人,其中一个老板模样得女人脚一抓稳地面就拨开了手中地大哥大,通告警察。最后面那辆肇事大面包车司机挪下汽车地同时就哭了起来,腿颤着弯下去,嘴里不停地说:“没有手刹了,没有手刹了。”
这倒不是我真正要讲的故事,真正想讲的故事在后面。警察来到之后,收走了我们每个司机的驾驶本,观察了肇事现场,很不在意地只甩下一句话:“到大队去吧。”意思是让我们都去交通大队解决问题。后来为了等待警察裁决和处理修车补偿灯问题,我们五个司机凑到过一起好几次,大家津津乐道地反复谈论自己的脖子如何疼痛,第一天什么感觉,之后的几天又各是什么滋味;诉说后来如何发现自己腿上有伤痕,流出了血,如何忍耐胳膊的乏力;追忆那一时刻自己的反应、动作和不幸中的万幸;解释那天自己为什么开那辆车,走了那条道;总结各种牌子的车辆抵御车祸的功能;交流如何利用保险保护自己的利益,肇事者尽可能少出钱,受害者怎样得到更多的补偿。甚至丰田车女司机和我通了两次电话交流“脖子疼痛”和“车祸反应”还嫌不过瘾,又相约出去再专门好好议论一番。
去年,在法国嘎纳电影节上出现了一部令人惊叹的影片《撞车》(《Crash》)。这部电影引起了非常强烈的争议。影片公映时,我是在法国一家小影院观看的。开演不久,就有人退场。我没看清楚退场是什么样的人。可开演前排队买票时,我注意观察了一下,都是些青年人或青、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
影片一开始,我们听到喘息着性交的声音。前几场戏,全是与性和汽车有关。影像上出现的性交场面永远离不开汽车,不是直接在汽车上,就是在面对着很多的汽车和强烈汽车噪音的阳台上。性交中的女主角,形象选择上很有意思,她脸上有一大块青印,搞不清那是从母体中带出的,还是在施虐和受虐的性游戏中被男人打的。故事很快进入了正题。车速飞快的男主人公与别人的车撞上了。他迎面与对方相撞,是一起严重的车祸。躺在血泊中,他看到对面车上的男驾驶员已经完全是走向另一个世界的状态,而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女人尚在喘息,并用她唯一能活动、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器官——充满仇恨的眼睛盯着他。接下来,男主人公躺在自己的床上,各种吊架、布带把他的四肢悬向半空中,他那脸上有青斑的女友坐在他身边,一脸茫然。可令我震惊的是,发生了那么大的车祸之后,男主人公身体中的男性荷尔蒙仍在起着作用,那位青斑脸的伟大女性在病床边用手帮助这个男人解决了问题。故事接着进入了另一种正常发展中,当这个男主人公能在病房中拄着拐行走的时候,他和那个被他撞成重伤的女人相遇了。在明亮的走廊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一对终于从死亡边缘走回来的撞车男女脸上、身上刚愈合的斑痕。就在他们尚未分清该相互仇恨、庆幸还是同情而百感交集时,拥上来一个凑热闹地人。他是个撞车俱乐部地会员。他对两个人身上刚缝合的撞车留下来的伤痕极感兴趣,立即就建议两人参加他们的俱乐部。鬼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俱乐部。
故事讲到了撞车俱乐部里面。我们慢慢发现,这个俱乐部真是怪得惊人。所有成员的入会资格就是出过一次以上的车祸。这些成员让人看起来实在不雅。有一位浑身都被铁钉固定着,脖子上还带着固定脖套。俱乐部的主持人满脸都是疤痕,可是他对别人身上和脸上的疤痕仍挥着强烈的酷爱。这个俱乐部的活动也是蛮有意思的。他们一起讨论、研究的主要课题就是撞车那一瞬间的感觉,谈起来津津有味。这个体会现在我也有了。在我的车后屁股被撞了之后,我们五辆车粘在一起的汽车司机,相聚时似乎也没有仇视,而是热烈地交谈、忆瞬间、谈感受。电影难道真是和当今的现实生活相关连的吗?
这个撞车俱乐部还有一种活动,这个活动的冒险性似乎大了些。就是所有俱乐部成员在一起欣赏、观看两辆行驶的汽车面对面地有意相撞。而这相撞汽车上的司机并不是香港功夫片电影的特技演员,他们就是这个俱乐部的普通成员。他们试图用死亡来体验这种相撞瞬间的被撞击感觉,似乎成了一种毒瘾。
故事在发展。我们影片一开始的男主人公开始身陷其中不能自拔了。他和他的被撞对象、丈夫已被他撞死的那个女人相爱了。这两个冤家在汽车里疯狂地性交,汽车在晃动中,性和汽车结合了起来。同时,这个男主人公又在欣赏、抚摸俱乐部主持人身上的疤痕时,和对方搞起了同性性爱。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也是个俱乐部的成员,被一辆精美的汽车强烈地吸引,不能自拔地坚持拖着那因为车祸已经挂满铁钉地修长双腿,费力地迈进汽车。上车时,他腿上的铁钉刮破了包裹这双腿的丝袜,露出了腿上的、缝合得很整齐得疤痕。这疤痕立即抓起了男主人公的欲望,他控制不住地扑向这疤痕,狂热地亲吻起来。所有这些景象的刺激都是惊人的。
影片中不断地出现汽车相撞、车撞车、车上狂吻性乱、车祸的景象。可以看出,对于影片中发生的这一切,导演是带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并从很正面的角度去拍摄的。我很喜欢这种非常极端的影片,因为我是个能接受多种类型影片的人。在前一两年中,像《撞车》、《开火车》这类极端的影片,令我体会到近一百年的工业文明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夹杂着的另一面的世纪末的人文景象。这个时代需要这样一些这样一些电影作品,以便于扩张和刺激人们的神经承受能力和神经末梢。这个时代也必然要产生这样的电影。现今社会一些重要的问题,像道德的迷失、人工流产、垃圾、空气污染和《撞车》这部影片里面非常具有冲击力的堕落景象相呼应。我支持这样的影片,这是今天的人类、人类精神、人类存在,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去观察世界是具有现实道德感的。尽管有人接受不了,中途退场,或者看完以后说他是反人类文明了,就像疯狗一样,你追我跑,相互碰撞,而且还迷恋相撞时的味道。
电影作为一种因工业文明而产生的艺术,在它开始的初期,人们能够得到满足的就是活动的影像。电影是在很多门艺术当中发展得最快的一门艺术。在短短的100年间,就已经堆砌了如此多的影片和如此多的影片类型,令在它萌芽的默片时期就出现了很多特别的伟大影片。20年代,欧洲便出现了导演布努埃尔与画家达利合作的影片《一条安达鲁狗》。这部不足20分钟的影片,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强烈的震动。从今天看,它的视觉冲击力仍未减弱。这可能是最早的先锋影片。在这部影片里,剃刀割开眼珠、被门掩住的手上爬满蚂蚁、被汽车撞死的人的断手在地上仍然能够活动。画家达利把很多神经质的绘画意念传染给了导演布努埃尔。电影也可以这样去拍。在这些片断中,影片仅仅给人们一些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印象,并无一个完整的故事,完全是意识流的。就像达利在他的自传中谈到的,“电影制片厂的制片主任们一般是感觉麻木的人,什么都不会让他们吃惊。我们的制片主任承认,看到我们为这么短的影片向他们提出所需物品的清单时,他认为这是在做梦。这份清单包括:一位两臂下各夹着一块熊皮的裸体女人;巴切夫用的一个无嘴面具和另一个嘴部用毛来替代的面具,这些毛要使人想到腋窝的毛;四头腐烂着的驴,要把它们陈列在四架三角钢琴上;一只真的切下来的手;母牛的一只眼睛和三个蚂蚁窝。”然而,这部影片却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有声电影出现之后,电影的类型就划分得越加明确了。也许电影的发生,正是在人类发展史嘴突飞猛进得时代,所以不管它的艺术还是它运用的技术,在某些程度上都是非常先锋的。“被称为抽象艺术或非具象艺术的这种卑鄙的东西,倒在我们脚下,奄奄一息了。尔在我们影片一开始时,它看到被剃刀割裂的少女的一直眼睛后,就再也无法恢复过来了。”
当然,在今天的中国电影界,很难想象能有机会出现这样的极端影片。在艺术中的偏执与和极端,我以为人们时可以宽容的。事实上,即使出现这样的影片,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精神桑拿。没有偏执精神的艺术家不能想象能成为先锋艺术家。
影片《撞车》的导演,据说他来过中国,时为拍摄影片《蝴蝶君》。那部影片讲述的也是一个离奇的故事。一个在中国工作的法国外交官,爱上了一个化妆成女性的中国男人,以为他就是女人,娶了他为“妻”。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了多年,这个法国外交官竟然没有发现对方是一个男人。那个自称是女人的“妻子”一直不让法国外交官丈夫与他做爱,一直不在丈夫面前暴露他的裸体,并称中国有这种风俗,法国外交官竟就依从了,只到离任回国,从此两地分居,相思而不能相见。多年之后,法国外交官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他的“妻子”办去了法国同他团聚。团聚时,“妻子”还带了一个被称作是他们孩子的人。这故事的结尾是,中国男人被情报机关发现是各间谍,法国外交官最终悲愤地自杀了。这个在生活中不可思议的故事,竟成为这位导演电影中的现实。电影和生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据说这个故事是有真是原型的。
但我仍觉得《撞车》是这个导演最好的一部电影。《撞车》是根据一部小说改编的。小说在60年代就发表了,可直到今天才把它拍成影片,因为今天正当其时。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已经听到很多人的谈论。担任这届嘎纳电影节评委的法籍越南导演陈英雄跟我说起过他在评委会上,非常支持影片《撞车》,但其余所有评委都和科波拉一样,反对这部影片。在陈英雄的竭力坚持下,这部影片最终获得了特别奖。可评委会中只有一个人愿意为这部影片颁奖,就是这位陈导演自己。最后他不得不代替评委会主席科波拉上台宣布这个影片的获奖。他用了一个词表达了对这部影片的好感,就是“脏”。看完影片后,我发现这部影片确是很脏,脏得让我很动心。导演陈英雄的电影《三轮车》也是这样。场景是前年的越南。“脏”两个多小时的影片,甚至能使我从影像本身呼吸到那种空气中的汗臭味。
社会发展、工业进步,必定要改变人们对艺术的某些观念。19世纪30年代,欧洲最早期的火车产生之后,促使绘画这门最基础的视觉艺术产生了一场革命。由于铁轨作用减少了火车运动的颠簸,使人类第一次感受到了非常平稳的高速运动。因为这样一种速度,人们获得了景物变化摇移的迷离感觉,造成了身在火车上的人们无法看清近处的东西,对近处的物体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而将视线停留在相对远处比较固定的景物上。英国画家威廉•克勒在他的题为《雾中的风景》的作品中,第一次用绘画表达了人们在运动的火车上产生的这一感受。印象派画派由此诞生。
当然,撞车或车祸,是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结果。像《撞车》这类极端电影,除了影像本身之外,最重要的是故事。它们都是围绕着爱滋、吸毒这些人类今天最脏的东西,也是人们最关心的东西来做文章。今年年初,我曾在美国现代艺术馆调看一些六七十年代的先锋短片。虽然那些影片的创作方法都和《一条安达鲁狗》一样,是一些画家参与的创作,但艺术馆的保管员告诉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看这些影片了。我想大概是因这些画家在影片中所做的类似文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故事的需要。在电影中做这种单纯的影像技术,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某些意义。
《撞车》这部电影,使车变成了一个被驯服的动物或者是一个疯狂的动物。虽然在汽车的后座或前座都不是最理想的做爱的地方,但它却成为速度、独立、自由、享受和这种特有的个人空间的一种表达。所有事件都令人怦然心动。这部电影讲的是对我们人类科学技术的报复。在这些车的碰撞之间,在汽车的马力和性欲之间,我看到了这种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当年《一条安达鲁狗》同样具有先锋意义。
这个故事讲到最后,是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和他的女友在高速公路上相互追逐、有意频繁撞击的场面。但这种感觉又不同于好莱坞的那种追击影片。它的这种追击完全是真实的汽车之间那种撞击。而这对男女驾驶却是普通人,并不是兰搏那样的不死英雄。那是一对真正的普通人之间的那种相撞。一次次的撞击,最后男主人公终于把女主人公的汽车撞翻到高速路下。那个女人倒在了血泊之中。最后,同样带着重伤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两个濒临死亡的人在一起,镜头缓缓拉开,影片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