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大爱中原·暖冬行动”启动

标签:
新闻 |
分类: 新闻作品 |
绿城冬雨添寒意
“衣往情深”送温情
第二季“大爱中原·暖冬行动”启动
现场领取衣物的李同堂老人说:
“感谢你们的帮助,
今天晚上盖着被子就不冷了!”
郑州晚报记者
实习生
全市供暖第一天,“暖冬行动”捐献御寒衣物给农民工兄弟
在市文明办、郑州晚报提前发布下,“大爱中原·暖冬行动”犹如吹响了爱心集结号,15日一大早,政府机构相关部门的领导、网络公益达人、民间爱心团体等共同汇聚到活动现场,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奉献一份爱,温暖这座城。
河南省文明办副主任赵云龙,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裴保顺,郑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委委员王松亭,郑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康中超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宋伟微博、@魏晓军、@良子彦青、@长春中国等郑州晚报爱心公益社成员,也是在微博上具有极强号召力的达人们来了;河南星火志愿团、绿城社工服务站、“雷锋号”电力抢修队、豫残联盟等志愿者团队来了;绿东村办事处的巡防队员、省会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只是在报纸上看到信息就像来助一臂之力的市民,来了……
上午10时,蒙蒙细雨中,活动主办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将市民捐献的棉衣棉被400余件,手套400双等爱心物资发放给现场的100多位农民工兄弟。
80岁的李同堂老人是来自封丘的孤寡老人,在郑州生活已一年有余,常年蜗居在火车站的地下通道,平时靠捡拾废品卫生。看到老人情况特殊,“衣往情深”公益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孙晖为他发放了一条厚被子和几件冬衣。“年纪大了,重活干不动了。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今天晚上盖着被子就不冷了”老人紧抱着领来的御寒物品,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来自四川的罗成明在建筑工地做工,这次他领到一件厚毛衣。“我要马上回去试试,穿在里面应该很暖和。”罗成明说,自己很喜欢郑州这座温暖的城市,也非常感谢这次活动,“真正的给了我们急需的东西。”
另一路志愿者赶赴平顶山鲁山县,在贫困小学同时启动“暖冬行动”
在15日同日上午,“衣往情深”公益项目办公室的另一组工作人员和民间公益志愿者,来到平顶山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小学,送去郑州爱心企业和市民们捐赠的棉衣等物资,用爱心把温暖传递。
红石崖村小学地处海拔900米的山上,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历时3个小时才能到达,也是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里一年级至三年级的60多名学生,大部分生活都比较贫困,缺衣少穿。“衣往情深”的志愿者的到来令孩子们欢呼雀跃,领到清洗一新的冬装,更是喜出望外。
除了“衣往情深”公益项目的工作人员,来自哈弗车友会、森林公园志愿者、地球救援、中原豹户、西部户外等组织都有志愿者参与,还有29位爱心市民自驾前往。大家向孩子们转赠了衣物、文具、书籍、体育用品等,另外还为5户贫困户送去了衣物、被褥、大米、食用油等。这里的行动宣告第二季“大爱中原·暖冬行动”在郑州以外的地区同时启动,今后的时间里,“衣往情深”还将深入到省内多个贫困地区捐献衣物。
“给予需要帮助的人最实在的帮助,彰显了郑州的大爱精神,体现了政府的民生关怀,也非常接地气”河南星火志愿团团长陈福安表示,听说了此次活动,好几个团员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日,专门赶过来帮助发放衣物。
“城市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兄弟,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多为他们嘘寒问暖、排忧解难。”郑州晚报爱心公益社成员宋伟说。
“今天是郑州集中供暖的第一天,也预示着寒冷的日子真正到来了。郑州是一个不缺少温暖的城市,对农民工来说,能够抵御寒冷的衣物是最有用的,也最能体现市民们的爱心。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衣往情深“项目副主任孙辉说。
活动总联络人、郑州晚报爱心公益社负责人廖谦介绍:“今年的‘大爱中原 暖冬行动’是继去年之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第二届暖冬行动。本次活动以‘衣往情深’为主线,贯穿有为失忆老人送黄手环,为交警、协管员、环卫工人送雾霾口罩,为外来务工人员送腊八粥、送水饺,为基层人员送对联等一系列爱心行动,让那些为了郑州建设辛勤劳动的人们和远离家乡来郑州务工者以及那些孤寡老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不再寒冷。”
据了解,该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春节前,预计送出衣服5万多件,受帮助者将达到5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