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运动会
大手拉小手
用爱心打开通向外面的窗口
让封闭自我的孩子不再孤独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实习生
赵龙翱
文/图
有时尖声喊叫,有时莫名哭泣,有些很沉默不语。乍一看,他们和正常的孩子无异,但他们的表达不会伴随眼神的交流,他们的喜怒也从不取决于旁人,他们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
他们被称为“小雨人”,他们是孤独症儿童,这是社会对他们的普遍称呼,其实他们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星星的儿子。据一份最新数据显示:孤独症谱系的发病率已经升至51:1。
11月16日上午,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志愿者团队的帮助下,郑州瑞曼康复训练中心的36个星儿在该校足球场,与家长以及老鸦陈中心小学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进行了一场趣味运动会。
“这次活动主要针对一些学龄前的星儿,帮助他们提前和正常的孩子进行接触和玩耍。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善意。”活动负责人张秋雯说,每个星儿都有2位郑大体院的志愿者负责照顾。
“开始!”一声口令响起,星儿们拿着彩色的接力棒向前跑去,他们的目标是对面戴着红领巾的哥哥姐姐。几次折返接力后,最后一棒有星儿的家属抱着孩子完成。
比赛中,一些孩子能独立完成接力棒的交接,还有一些需要志愿者的辅助。
张旭,这次运动会的小明星,在跑道上不停往返,不需要任何志愿者的帮助。
张旭的父亲说,儿子今年6岁半了,上了半年幼儿园,明年就要上学,平常很喜欢热闹,这次出来一直不愿意他跟在身旁,他几次想靠近都被儿子推开。
“儿子也很开朗,话也很多,但是不会表达,有时候他明明想和别的孩子交朋友却动手打人家一下。”张先生说。
负责照顾张旭的志愿者刘强告诉郑州晚报记者,张旭玩的很兴奋,能听懂指令性的话,但问他问题的时候却不予理睬。“其实他虽然和别的孩子有些不同,但能感觉他们其实也是渴望与别人交朋友,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我们今天只带了他们一上午,就能明显感觉他们的快乐和改变。”
刘女士是专门从湖南带着还不到3岁的儿子TT来到郑州进行恢复的。她说:“这些孩子不是怪物,对别人没有伤害,他们只是需要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只要社会能张开怀抱接纳他们,他们也一样能创造精彩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