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楠:理想是需要坚持的

(2010-03-19 21:21:54)
标签:

文化

分类: 摄影论坛

 

理想是需要坚持的

 

李楠

 


    手机闪了一下,一条短信:"拍摄这个题材,压力很大,有时候也想过放弃......"是《性工作者》的作者李建刚。

    "你的照片让我很感动,理想是需要坚持的。"

    我回了这句话。是鼓励他,也是说给自己听。因为,真切地感受到,理想,这个词以及它所代表的一切,越来越脆弱了。

    前一阵和几个摄影界的朋友吃饭,席间一位说到:"好像现在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对很多事情其实也是无能为力。年轻的摄影师其实更多地是为自己的内心拍摄。"

    我说:"没有啊。我觉得媒体站出来说话还是有用的,很多事情曝光之后还是改变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现在年轻摄影师里面,确实关注内心的很多。但是,‘内心体验'这个词好像泛滥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的时候,就说我拍的是我的‘内心体验'。"

    金镜头评选之后,我才知道是这组照片的作者是李建刚。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几句。因为他这条短信,我又想起这段对话。忽然之间,我发现自己以前的话有点问题——其实,不是因为媒体有用我们才要有社会责任感,没有用我们也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不是一个功利的东西。关注内心,很好啊,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体验",也很好啊,理想,也是一种内心的东西。只是,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或者说,我们的内心不能只关注自己。

    在一切都可以拿来消费的社会里,谈理想主义,会不会显得幼稚了呢?理想,听起来好宏大,然而,与残酷的现实相比,它往往不堪一击。所谓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不谈理想;谈,只怕也落个"矫情",没几个人相信。那么,我们是否真的不需要理想了?理想,又从何而坚持?

    和李建刚在电话里聊起评选,他说:"没得奖真的没关系,我也只是想试试。反正我拍这个也不是为了得奖。"后来,他给我发来了一批最近拍的新照片,镜头前的青春女性,扭曲的是身体,更是心灵。影像的关注当然应该更准确,更深入;但首先必须是心的关注。

    而心的关注背后,我认为必然有理想的支撑。所有打动我们的照片,它们的作者,必然有理想的支点。在这个支点上,他们才能撬动沉重、冷漠和充满怀疑的现实世界,投进光芒,让人相信。

   《家庭暴力》的作者许卓恒告诉我,所有的照片都是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拍下的。如果对方不情愿,即使镜头里没有出现人物,他都不会按下快门。因此,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次信任的产物。而这些照片也让看到它们的人相信:无论多么黑暗的角落,都会有光芒照进来,哪怕很微弱。这或许比一件成功的摄影作品更有意义。

    这也是一种坚持。坚持,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内心的坦然和宁静。

    理想,可以很崇高,也可以很平凡。可以在伟大的征途中践行,也可以在寻常的生活里成长。我知道很多人,很多普通的人,从来不说,只是放在心里,只是去做。它其实是我们所期许的一种自我状态——自我感觉最尊严、最安详、最笃定、最相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人觉得舒服,不紧张,不焦虑,心中有爱,有梦,有希望。

    我珍惜理想主义的"幼稚"。我珍惜有那么一点"幼稚"的人。因为,不太容易的事情,更能显现出真实而可贵的品格。

 

李楠:理想是需要坚持的
阿红说,化妆是她们一天工作前最重要的事情。
李楠:理想是需要坚持的

小倩的住处很狭小。
李楠:理想是需要坚持的
小兰细辨客人给的百元钞票,她已收过好几张假钞。
李楠:理想是需要坚持的

小艳用睫毛在墙上拼成的笑脸。

 

(图片选自李建刚组照《性工作者》,入围第18届金镜头非突发新闻类组照,终未获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