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0日晚上,在郑州森林公园内的大众生态健身园内,被称为“中华一绝”的确山铁花表演吸引了很多游客。打花者光着脊背或头戴防护帽,一手执着盛有铁汁的花棒,用另一根花棒向其猛击,霎时间铁汁飞溅,如火山喷发,铁汁冲向花棚,遇到柳枝四处迸散,犹如火树银花,光彩夺目。据了解,“确山铁花”是我省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
确山铁花又叫打铁花,是河南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流传于河南确山县境内及周边地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但解放后只有确山县有过两次表演,濒临灭绝,1988年确山县文化部门发掘整理,才使这一充满传奇的民间艺术传承至今,但现在全县也只有10多人会打铁花。
“打铁花”前,先要在宽阔的场地上搭起一丈余高的四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柳树枝细密、绵软、水分多,不易燃烧),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老杆”顶上绑上鞭炮、烟花等,称为“设彩”。
花棚旁边立一座熔化铁汁用的熔炉,用大风匣鼓风,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打铁花用的铁水需要达到1600℃~1700℃,即看到铁水迸出金花才行。打铁花虽然好看,但表演却极具危险性。
打铁花时,先把熔好的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一个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的新鲜柳树棒,棒的顶端掏有直径3厘米大小的圆形坑槽,用以盛放铁汁),打花者一手拿着盛有铁汁的“花棒”,一手拿着未盛铁汁的“花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盛有铁汁的上棒,使棒中铁汁冲向花棚,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铁汁遇到棚顶的柳枝而迸散开,又点燃棚上的鞭炮、烟花等,五彩缤纷、震天动地。
如有技高一筹的打花者,能一棒击中老杆,点燃最高处的烟花、长鞭炮等,称为中彩。此人将被当众报出姓名,披红戴花,奖励钱物,十分荣耀。
2008年6月7日公布了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确山铁花榜上有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