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群众演员在雨中观看现场直播
4月8日清晨,不到六点我就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前往拜祖大典现场的新闻报道车集结处。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拜祖大典的报道任务了,心情依然激动。因为这一天,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会把目光聚焦到新郑黄帝故里,万众瞩目,同根同源,而我有幸能在第一现场,能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的人分享那份神圣与庄严。
出发时,微雨蒙蒙,行至途中,雨已经逐渐变大,下车时,依然淅淅沥沥。“春雨贵如油”,但在今天这样的盛典上下个不停,真是让人有些担心。不过,我在新郑入市口看到,热情的新郑市民披着雨衣,手持小五星红旗,夹道欢迎八方宾朋,笑容感染着车上的游子;我在炎黄广场看到,大雨中,舞龙、舞狮的表演方阵依然是威风八面,欢腾鼓舞,不乱方寸;我在故里祠看到,撑着伞给老祖先敬香的归侨们神情肃然,满脸虔诚;我在入场式的通道旁看到,身上缀满勋章的老战士步履坚定,蹒跚学步的小朋友毫无怨言,应邀而来的奥运冠军们更是满面春风,如同雨中绽放的朵朵花束……
按照事先的分布安排,我在拜祖大典仪式的外场拍摄,抓拍了许多感人瞬间之后,9点50分大典正式开始。雨势渐小,我发现在距离大典内场不远处的百家姓广场上,进行盘古表演的群众演员们已经守在广场左右两边的大屏幕旁,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我来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收看,同时也想拍一下这些普通的参与者。
身穿大红的民族服装的鼓手们十分年轻,不少还戴着眼镜。通过和其中一个小伙子攀谈,我得知,在这个锣鼓方阵中,除了前六队是专业的盘鼓队,其他的都是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大学生。他们很愿意参与这项在自己所在城市也是华夏人文始祖发源地的典礼,因为这项活动凝聚了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同时也是为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祈福迎祥。虽然由于参加演出近在咫尺却不能身临其境,但能为典礼的成功呐喊助威,他们没有遗憾……
大屏幕前,可爱的大学生鼓手们或坐或站,随着仪式的进程表情时而凝重,时而轻松,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看到令人振奋的环节,比如奥运冠军在祈福树上挂祈福牌,他们会兴奋地击鼓叫好。单薄的雨衣耐不住风雨的侵蚀,很多人的衣服都湿了大半,我自己的皮鞋也完全被泡透,感觉两只脚又肿又疼。最关键的是,还要保护好相机,不能进了水。不过,我没有感到一丝寒意,因为,转播的一项项议程始终让我心潮起伏,豪情激荡,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在这种庄严的氛围中,每个身在其中的中国人恐怕都会生出这样的感慨:如果不能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真的是愧对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