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近谈距离
新年临近,近在咫尺。忽然想到了距离这个词。
那年,看王志文、江姗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过把瘾》,深刻的记住了“距离产生美”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两个人彼此相爱,但太过接近,毫无保留,一方不给另一方丝毫空隙,只能让对方望而却步。剧中,杜梅害怕失去方言,趁他睡熟将他全身上下绳捆索绑在屋里。醒来后的方言寸步难行,满腔悲愤。为了获得自由,他甚至滚落床下,爬到窗口,用脑袋撞碎玻璃露出脸来,以引起楼下人的注意。他的面孔被尖锐的玻璃划破,从此也与杜梅划清了界限。
距离这个东西很玄妙。太近,很感到厌烦,太远,又失去激情。
很多人因为不熟悉而相爱,而因为太熟悉而分手。
比较持久的爱情,往往不是如胶似漆,而是若即若离。
在共同的事业中,工作搭档、合作伙伴很容易产生感情,哪怕他们之前并不认识,但目标一致的追求使他们互相帮助,同甘共苦。那种特殊环境下的的亲密距离可以迅速产生化学反应。我亲眼见过,某个据说市场前景很好的项目最后无疾而终,可是一起去做过的一对男女却成了不离不弃的情人。
平等的志同道合可以日久生情,不太平等甚至接触短暂的师生之间也能奏出恋曲?或许是要学习的这门技艺是学生心仪已久的了,或许是传授技艺的老师正是学生寻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的成熟稳重、深藏不露的魅力男人。于是,一个有很多男人穷追不舍但不为所动的气质美女,在几番求学之后,竟也犯起了单相思。老师越是冷漠疏远,她越是念念不忘。
距离究竟是可以人为掌握,还是天然形成。我一直参悟不透。我只知道,距离产生美,也产生痛苦。你爱的那个人与你天各一方,海角遥遥,虽然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网络可以让你们始终保持联系,甚至谈情说爱,可是那毕竟是虚幻的欢娱,经受不了现实的考验。我很认同一个包含深意的故事:一个男子出门在外三年难回,为了表达对家乡女友的爱情,他几乎每天都坚持给她写情意绵绵的信。三年之后,他回到家,听到的消息是,女友和每天坚持给她送信的邮递员结婚了。
小时候,连吃个白面馍都很稀罕的年代,真是盼着过年。过年可以解馋,过年可以里外三新,过年可以领到非常让人满足的压岁钱,虽然最多不过是三五块。现在生活好了,没有了期待,过年的距离感越来越短,孩子们也没有多少真正的快乐了,因为平时他们和过年也差不多。但是总不能因为这样专门让他们吃苦受罪,只能感叹所谓幸福,都是距离适当的。就像爱一个人,想着她往往比得到她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