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只有无奈
不久前,侯耀文心肌梗塞猝死,令人惋惜。在艺术上,他系出名门,能演善唱,生动幽默,自成一派,荣获全国十大笑星,可谓功成名就。而在生活中他经历了三次婚姻,自己都说自己的“感情很失败”。刚刚又传来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病逝的的消息,这位成就斐然,佳作不断,摘取过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影坛大腕,和著名歌星蔡琴却有长达10年的“无性婚姻”。最终他承认自己有了外遇,与蔡琴黯然分手。又一个“才子佳人”的神话破灭了。
能治国安邦、经纬天下的大人物,也不见得能经营好小家庭。爱情令人魂牵梦绕,而婚姻让人失望透顶。可能是我太极端,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几乎没有见过真正幸福的伴侣,很多人是可以说“我们过得挺好的”,深入了解了,不是在人前做戏,就是在人后凑合。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概莫能免。
无论是《中国式离婚》还是《新结婚时代》(这两部电视剧都没有系统看过,只是略有所闻),人们结婚都是为了幸福,离婚同样也是为了幸福,但是为什么当初结婚前“海枯石烂
地久天长”的美好许诺言犹在耳,却很快就劳燕纷飞,形同陌路了呢?难道那些柔情蜜意都是假的吗?难道爱情真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吗?
不能说,结婚前的恋爱期和结婚后的蜜月期两个人的恩爱都是假的。在当时,那些都是发自真诚,他们是想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他们真的是想把自己的婚姻经营成一个“百年老店”。可是,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的,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他们不可能不受影响,他们自己也在悄悄改变:容貌、身形、职业、收入、世界观、价值观、谈话方式、兴趣爱好、经历了生活的实际内容后对未来的各自打算……甚至他们的家人、朋友、同事等都会对他们产生作用。可能刚开始是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的,时间长了,量变就会产生质变。或许等到领了离婚证的时候,他们才会认真的思考:导致他们破裂的可能倒真不是最近的这次大冲突,反而是很早之前某人说的某一句话。
那怎么办呢?我觉得,在你触手可及的时候,在你亲眼所见的时候,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时候,相信彼此之间的一切。在你无法亲临其境的时候,就各自凭心而论了。那位朋友说得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很脆弱的,没有血缘亲情,没有恩惠报答,只是曾经的男女之爱把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当爱情消失了,可供维系的东西就很少了,除非是有了孩子。但即使是有了孩子,他们真的对对方失望已极了,还是会一刀两断。爱已成恨,所有的风花雪月便都荡然无存。
给我说那番道理的朋友,我曾见过他为自己的爱人流泪,也曾见他为自己的情人流泪。哪些泪是真?哪些泪是假?根据我对他的了解,应该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他的爱人或者情人知道了,她们都不会满意的,她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他的爱,包括他的泪。但没有用,这位朋友既需要爱人,也离不开情人,爱人和情人其实也知道,她们也做不出决断弃他而去。所以,分分合合,哭哭笑笑,还是一如既往,心照不宣。
围城中的人们很多都面临这样的两难,无论有没有情人。而没有结婚的人们,等待他们的也未必就是幸福,马上要走入婚姻殿堂了,他们反而觉得要牵手的那个人突然十分陌生。都是人之常情,都要亲身经历,都是在劫难逃。
难道只有无奈?